脱贫攻坚答卷9 | 城口县沿河乡的美丽蜕变——小院长的大力量

脱贫攻坚答卷9 | 城口县沿河乡的美丽蜕变——小院长的大力量

日期:2021年03月16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朱苗 周晏如

微信图片_20210316103425.jpg

一月二十六日,城口县沿河乡红岩村,院长王仕海和村民商讨村里灌溉设施落实情况。首席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一方传统农村院落,不仅承载着家长里短,蕴含着浓浓乡情,更讲述着岁月故事。  

地处秦巴大山深处的城口县沿河乡,就有不少这样的农村院落零星散布在苍翠的青山之间。以往,生活在这片小天地里的村民,多被大山阻隔着、禁锢着,难以改变贫困面貌。  

1月26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城口县沿河乡采访时却看到,这里的农村院落焕发着勃勃生机——房前屋后阡陌纵横,院坝路边绿植成荫,村民们精神振奋……  

推动这些农村院落发生蜕变的强劲力量之一,是沿河乡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精选出院长量身打造每一个院落。院长们激活村民动能的“法宝”是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打探。  

王院长善用情面  

“三步走”理清家务事  

沿河乡红岩村王家老房子院落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里面居住着19户88人。以往,这里的住户均姓王,后来部分房子卖给了山上搬下来的外姓村民。目前,王姓村民还有13户。  

过去,这个院落和大多数农村院坝一样,坝子泥泞不平,柴火乱堆乱码、垃圾乱倾乱倒等现象比较突出。加之王姓村民与新迁来的外姓村民相处并不融洽,经常因土地界限等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导致这个院落成为乡里难啃的“硬骨头”。  

近年来,沿河乡先后投入441.63万元完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王家老房子院落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一个有乡愁的美丽新农村“打卡地”。  

然而,村容户貌的“面子”焕然一新了,村民生活的“里子”却有待改进。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这样的传统老院落,不少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判断对错,村民固有思想难以扭转,我们想到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内部自己解决‘家务事’。”沿河乡党委书记吴雪飞介绍,基于此,在全乡大网格管理的基础上,该乡根据6个村村民居住情况,以20—40户不等划为若干个小院落,由村民自行选出有公心、有责任、有威信的人作为院长,牵头本院住户开展村民自治,定期开展院落评比、互帮互助等活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  

去年4月,王家老房子院落率先试点院落化管理制度,将一直走南闯北开大货车的王仕海推选为院长。  

王仕海与堂兄弟一共7户人家合建了一栋5层高的楼,其中一楼的近400平方米大厅为7家人合用。多年来,同在一个屋檐下的7家人相处融洽,这在农村并不多见。  

“搬进一个院,就是一家人。不管姓王姓李,只有人心齐,才能院落兴!”当上院长的王仕海心里有盏明灯——一个院落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当家人公平公正公道,再大的结都能解得开。  

王仕海巧妙地实施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说服兄弟们将自家房子一楼大厅贡献出来,并出资打造了阅读区、运动区、议事厅,免费供院子里的住户使用;第二步以情动人做服务,及时为院子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让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安心赚钱;第三步通过活动和谐邻里关系,他号召成立腰鼓队、同做“年宴”、承办“村晚”等,渐渐融化邻里心间的坚冰。  

前不久,一户王姓人家从外地务工返乡,与一牟姓人家因一处地界争得面红耳赤。得知情况后,王仕海赶紧跑来调解矛盾,三言两语便说得双方羞愧不已、握手言和。“王院长搞调解,一是公平公正,绝不偏袒本姓人;二是面子大,平时大家都受惠于他,他也能以德服人。”村民王正友说。  

从冷漠的邻里关系到热闹的院落家常,这一冷一热之间的转变,正是王仕海“三步走”计划润物无声的实效。  

邓院长带头种花菇  

助76户村民当上小老板  

沿河乡位于城口县西部边陲,是重庆市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喀斯特山区。因受地理条件和传统观念束缚,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红苕、土豆“三大坨”为主。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要把产业发展好,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吴雪飞介绍,近年来,该乡围绕笋竹、食用菌、中蜂等产业精准施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村有路子、集体有活钱、人人有收益,“这其中,我们的院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记者在联坪村看到,一条宽敞的水泥道路从村中蜿蜒穿过,道路两旁分布着一排排白色的大棚,错落有致的巴渝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  

“联坪村270户1170人,贫困户有84户356人,村民主要居住在中河坝院子、陈家院子、刘家院子等地。”吴雪飞介绍,过去,当地流传着“屙尿都不朝黄联坪”的民谣,意思就是说联坪村太穷了,“村里有个中河坝院子,院长邓信体带来的改变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2017年,邓信体三次外出湖北考察学习,成为第一批响应乡里号召种植花菇的5名探路人之一。2018年,他试种的5万袋花菇喜获丰收,年收入15万元。2019年,他成立了城口县熹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花菇种植扩大到了30万袋,年收入突破100万元。  

“邻居们信任我,选我当一院之长,我除了要带领大家把院子建设好外,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大家改变贫穷面貌。”去年4月,当上院长的邓信体信誓旦旦:要让邻居们当上花菇种植小老板。  

他引导邻居根据各人能力特点抱团合伙,成立了3个花菇种植合作社、2个花菇生产合作社、1个销售合作社。他以公司+合作社的方式开展运营,架起73个钢架大棚,种植花菇40万袋。他瞄准山东省沂蒙市为村里援建的“扶贫车间”,低成本将花菇进行预冷鲜销及机器烘干,将包装后的花菇远销重庆、四川、湖北等地。他联系乡里与重百超市等签下供销协议,并让花菇进入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销售,确保了合作社的花菇“不愁销路”。  

就这样,邓信体的承诺兑现了,他组建的合作社除了本院落村民加入外,还吸纳本村其他村民入股,共有76户村民当上了花菇小老板。2019年,合作社共销售花菇80万斤,创产值300多万元。贫困户黄永中喜滋滋地说:“在邓院长的带领下,我去年入股的花菇分红有3800元,加上平时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仅花菇产业一项,我年收入能达15000元。”  

不仅仅是中河坝院子,沿河乡各村院长纷纷发力,一个个以笋竹、食用菌、中蜂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冒了出来,一项项利益联接机制也建立起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2020年,沿河乡6个村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全部实现10万元以上收益,总收益269万元。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56元,586户242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院长巧用文明积分卡  

改掉村民陈规陋习  

沿河乡北坡村山下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栋栋漂亮整齐的房屋里,生活着18户从大山里搬下来的村民。  

“由于这些搬迁户有本村人还有外村人,如果完全按自然村的管理方式,并不适应当前实际。”北坡村村支书张明海说,起初,搬迁户的归宿感不强,参与乡村治理的动力也不足。  

搬迁户的变化,缘于沿河乡推行的院落化管理制度。去年10月,村里将安置点的上下街划分为两个院落,推选出了两名能干事、有责任、敢碰硬的村民为院长。其中,下街院落院长张明才就借用“文明积分卡”扭转了村民们的不良习惯。  

“每户村民每月有垃圾分类积分10分,垃圾投放不规范,将按情况扣分。”张明才说,上个月,李文(化名)一家不分类投放垃圾,屡次劝说还是随意投放垃圾。因此,在12月的垃圾分类评比时,他给李文家的“文明积分卡”打了零分,并张贴了红黑榜进行公示,令李文十分不满。  

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文明积分卡”礼品兑换中,看着别人将植物油、牙膏、洗衣粉等奖品抱回了家,李文后悔不已。新年开始了,他们一家一改常态,每天都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  

和张明才一样,该村谭家河坝子的院长谭简宗也巧借文明积分卡,扭转了邻居们在堂屋张贴“镇宅符”等迷信思想和行为;红岩村红军院落的院长张履军将办“无事酒”列为文明积分卡的扣分项,成立村红白理事会狠刹乡村“无事酒”歪风;邓信体将志愿服务列为加分项,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这些小院长巧用大智慧,激起了村民向善向好的好风气。”吴雪飞说,如今,沿河乡的乡风文明从“陈规陋习”向“新风正气”转变,群众争当先进、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不断激发出来,乡村实现了和谐善治。


来源: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691&id=606665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