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吃穿住 政策落实问明白

入户走访吃穿住 政策落实问明白

日期:2021年06月03日 来源:重庆人大

“今天下雨,大伙儿走访时小心路滑,注意安全哟!”

“我正准备出门,刚买的雨靴又派上用场了。”

“杨队,村里有些资料要报你审查,等会来找你。”

……

5月31日,早晨6点过,丰都县栗子乡,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杨砚翔的手机微信已响个不停,由市人大帮扶集团派驻到栗子乡的驻乡(村)干部们正通过微信工作群梳理当日工作计划、分享驻乡(村)心得。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乡村振兴驻乡(村)队员们已和村社干部一起完成对全乡3361户村民的全面走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摸清底数,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基础。

栗子乡的“冷”与“热”

栗子乡距离丰都县城48公里,市人大帮扶集团一共向栗子乡派驻了11位乡村振兴帮扶干部,其中5名驻乡工作队队员,6名驻村“第一书记”。5月11日,杨砚翔和队员们从县城出发,大巴车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中盘旋了两个小时,才抵达乡政府。

场镇不大,虽然才下午4点过,街上的店铺已关了大半,“冷清”是栗子乡给杨砚翔的第一印象。

“只有赶场天街上才热闹点。”一旁的乡干部向他介绍。

办完报到手续,杨砚翔决定先出门看看。一路上,村民们见他戴着党徽,又不太面熟,知道是外来的干部,都围过来跟他打招呼。

攀谈中,杨砚翔问起大家的生活情况,村民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概括起来,大家都想找路子多挣点钱。”杨砚翔总结道。那天,他还被老党员周子权拉到家中,老人将一本《山寨风云》送给他,说:“书里是关于栗子乡风土人情的故事,全是我挖掘整理的,咱们栗子乡资源丰富,你们市里的干部见多识广,给栗子乡带来发展的希望。”

村民的热情与街道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杨砚翔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回到乡政府,他立刻将帮扶干部们召集起来,商讨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一直开到了深夜。

从“小潘书记”到“小潘”

建龙村“第一书记”潘虹为,今年30岁,是帮扶干部中最年轻的一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驻村工作。“和待在机关不同,村里的工作是靠脚底板走出来的。”潘虹为感慨道,“‘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是帮扶干部们驻乡(村)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建龙村有6个村民小组,503户村民,方圆3.2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不是爬坡,就是上坎。

潘虹为长着张娃娃脸,刚驻村那会,村民们都称他为“小潘书记”。“老乡,叫我小潘就行了。”而每次,潘虹为都要这样更正。

“我在村里好久没见过这岁数的年轻娃儿了。”70多岁的脱贫户张德术对潘虹为印象特别好。他还记得,潘虹为第一次来他家中走访,正下着大雨,他家门前的泥巴路正在整修,潘虹为深一脚、浅一脚走到他家,裤腿上全是泥巴浆。“那天我告诉他,回去后,赶紧买双雨靴,没想到他还真听了。”张德术乐呵呵地说。

“吃药住院能报销吗?”“都喝上自来水了吗?”“一家几口人,去年挣了多少钱?”……每到一户人家,潘虹为都要对照着调查问卷上的问题仔细询问。在脱贫户向素碧家中,潘虹为特意检查了人饮用水,他走进厨房,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喷涌而出,一旁的向素碧告诉他,现在用水方便多了,就是夏季高峰期,偶尔会出现停水现象。潘虹为将问题记录在册,准备之后反应给乡里。

吃穿住房看仔细,政策落实问明白。驻村不到一个月,工作队便建立起问题台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潘虹为还发现,村民们渐渐不叫他“小潘书记”了,大老远就挥着手叫他“小潘”。

吃出来的“旅游饭”

驻村头一周,金龙寨村“第一书记”何鹏就做了件有趣的事:他自掏腰包,把当地十多家做菜还可以的农户吃了个遍,还从中挑选出七八道招牌菜,督促农户勤加练习。

何鹏想干啥?原来,金龙寨村紧邻南天湖度假区,村里拥有千亩梯田、古寨门等景点,是这一带的热门“打卡地”。

然而,在前期摸排走访中,何鹏却发现,诺大的金龙寨村竟没有一家农家乐,游客们还得跑到邻近的南天湖镇吃饭、住宿。

在驻村之前,何鹏是市市场监管局一名干部,负责监管景区景点及周边农家乐的服务、餐饮等。驻村以来,他便琢磨着如何将之前的工作经验嫁接到乡村振兴中。“纯天然是农村最吸引城里人的地方,我选出的招牌菜,都是村民们就地取材,用农家方法烹饪出来的。”何鹏翻着手机里的照片,向记者介绍,像这道风萝卜炖腊肉,就是将丰都长坡萝卜晒干后搭配高山腊肉炖煮,这在主城可吃不到。何鹏由此策划了金龙寨乡村名菜,并将照片发布到朋友圈,收获了不少点赞。

另一方面,他又动员村民开办农家乐,向德明成了他第一个目标。

向德明和妻子都在村里务农,何鹏觉得他家人手充足,经营农家乐不是问题。可第一次上门,向德明却连连摆手,“不怕别的,就怕搞不好亏钱。”向德明的坦诚让何鹏哭笑不得。

“金龙寨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再说了,还有我们帮忙,农家乐搞好了可比种地赚钱。”何鹏没有泄气,又三番四次上门,向德明终于动心了。现在,他一共整理出三间客房,大到运营管理,小到房间摆设、床单整理等,向德明都爱向何鹏请教。

“未来栗子乡将抓好栗子大米的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杨砚翔向记者介绍,而目前,他们正抓紧编制规划,为构建整乡全域旅游做准备。

 

记者|左黎韵

编辑|朱苗 常畅

来源|重庆日报

https://epaper.cqrb.cn/html/cqrb/2021-06/03/012/content_rb_284701.htm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