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开新局立新功

在乡村振兴中开新局立新功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42名驻乡驻村干部“履新”
日期:2021年07月08日 来源:重庆人大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是脱贫攻坚战的赓续衔接,是党领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场硬仗。

5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成员单位选派的42名驻乡驻村干部“出征履新”,助推丰都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驻乡驻村干部“履新”

5月的清晨,距丰都县城40多公里的栗子乡,仍有丝丝寒意。

丰都县栗子乡,三面环水、一面临崖,海拔从380米急剧提升至1300米,独特的山形地貌形成48条进出栗子乡的羊肠小道,先民在此构筑了易守难攻的寨墙隘口,形成了独特的寨情文化。

由于这里立体气候明显,加之光照、雨量、温度适宜,自古以来盛产优质大米,是为数不多的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之一。

但是,栗子乡工业和经济基础薄弱,一、三产业发展联动性不强,在丰都县沿龙河经济带中经济实力垫底。

“基础薄弱、民风淳朴、绿色生态。”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驻栗子乡工作队副队长杨砚翔5月11日抵达栗子乡后的感受。

就在一天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成员单位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为42名驻乡驻村干部加油鼓劲。这42名驻乡驻村干部,由帮扶集团的18家成员单位选派,其中驻乡工作队员4人、驻村第一书记38人。

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负责联系丰都县及重点帮扶丰都县栗子乡的乡村振兴工作。

张轩在联席会议上强调:乡村振兴工作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5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要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与“十四五”规划做好衔接,积极融入发展大局,坚决防止一刀切,坚决不搞面子工程。要培育壮大优质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为乡村振兴事业开新局、立新功。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栗子乡缺什么,群众盼什么,当地发展实际情况是否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42名驻乡驻村干部抵达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向原驻乡驻村队员了解情况,针对“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深入走访,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到栗子乡建龙村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干部、建龙村第一书记潘虹为就给自己定下了第一个任务:深入农户走访,尽快摸清社情民意,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思考谋划乡村振兴工作。

栗子乡建龙村,辖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02户1748人。要在几天内走访全部农户,任务艰巨。潘虹为和另外两名驻村队员都是90后,大家起早摸黑进行走访。

在到达建龙村的第三天,驻村队员走访时发现,脱贫监测户甘大发家的住房与邻居江志同家的房屋共用墙体、房梁,但江志同家的房屋常年无人居住,大部分已垮塌,房屋状况存在继续恶化的趋势和风险,对甘大发家的住房安全造成威胁。

甘大发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妻子也曾因为脑神经受损做过手术,没有能力对房屋进行整修。

“甘爷爷,你不要担心,我们会帮你把困难解决的。”潘虹为安慰老人。

随后,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现场办公,协商对策,与江志同取得联系,告知其房屋现状和危害性,向其宣讲宅基地复垦政策,厘清安全事故的后果责任。最后,江志同同意拆除老旧房屋。

为保证连体房屋的一部分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拆除,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国土部门联系,邀请工作人员现场察看并提出对策。目前,老旧房屋的拆除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不到两周的时间,建龙村的驻村工作队走访群众405户,走访比例达80%,排查出饮水、住房、医疗等问题28个,边排查边整改问题16个,其余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通过走访,关于水的问题是大家反映最普遍的。”潘虹为说。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涪陵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栗子乡联合村第一书记张晓虎。张晓虎说,栗子乡并不缺水,但是饮用水水质不太理想,村民对此多有意见。

村民陈述发在栗子水厂工作了20年,在他的印象中,村民原来都是吃“望天水”。后来,乡里建了水厂,他就到这里工作。前些年,水厂供水范围小,仅对栗子社区二组、三组、四组供水,供水人口只有2000多人,根本不能满足乡里的人畜饮水需求。

栗子水厂的水来自山顶的黄土坎水库,水抽到水厂后,由于制水工艺落后,絮凝沉淀池的絮凝效果和过滤池的运行效果都不理想。另外,清水池基础沉降,底板及边墙均出现变形,漏水严重。

同时,由于配水管网水压大,管道材质较差,导致配水主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在用水高峰期可供水量不足。

在驻乡驻村工作队的走访中,大家发现,除栗子水厂有较为完备的水处理设施外,其余农村供水工程均缺少水处理设施设备,水质更难保证。部分供水工程输配水主管老化失修或者破损,导致二次污染和管网漏损严重,影响工程正常供水。

2020年7月,丰都县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计划,栗子水厂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工,预计今年完工并全面投入使用。水厂扩建后,供水人口将达到5880人,可改善全乡供水环境,提高栗子乡场镇及周边村民生活用水水质及供水保障率。通过对水厂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进行巩固提升,推进场镇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改善栗子场镇及周边栗子社区、双石磙村、建龙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该项目也将初步实现栗子乡的乡村供水一体化。

驻乡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对该项目的进展十分关注,积极助推该项目按时保质完工,让群众尽早喝上放心水。

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栗子乡产的大米远近闻名。驻村队员走访的时候,正是插秧的时节,69岁的李进华是栗子社区二组的村民,刚刚在田里干完活后回家,就碰到了迎面而来的董超衍。董超衍是市城市管理局公园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栗子乡栗子社区第一书记。

自我介绍后,董超衍说明了来意。二人在院坝里拉起了家常。

“现在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

“现在一年的收入挺可观,今年我喂了100多只鸡,还有羊、猪,日子越来越好过。”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身体还吃得消吗?”

“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这双手,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身体还好,以后还是想开个农家乐。”

……

谈到未来发展,李进华说,房子是新修的两层小楼,儿子又是厨师,现在来栗子乡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盼望着开一个农家乐。

对于他的想法,董超衍也给出了意见建议。

在栗子乡,村民们对乡村振兴信心满满,曾经的年轻人“孔雀东南飞”,如今却纷纷“归巢”。

彭天俊是土生土长的栗子乡人,前些年在外发展,开过公司,办过工厂。如今,他在丰都县多个条件较好的乡镇发展辣椒、萝卜种植,成为了县级致富带头人。

“我说到做到。我做农业,不完全是为了钱,如果我只为钱,我还不如就在外包工地,我是真想改变家乡面貌,帮助家乡人……”这是彭天俊的承诺。

彭天俊说,他有意向回到栗子乡成立分公司,发展农产品加工,进行辣椒和萝卜精加工以及榨菜加工,目前正在选址。

“我想尽微薄之力,带动栗子乡发展,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共同托举起乡村振兴的希望。”彭天俊说。

 

首席记者|陈敏

编辑|朱苗 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