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梁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关于铜梁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日期:2018年12月13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朱苗 常畅

内容摘要: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对该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掌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发现了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运行不畅、投资较弱、文化挖掘不够、产业融合不足、旅游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加快景区建设、推进融合发展、丰富文化内涵、完善配套建设、创新发展体制机制等建议,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2018年6至7月,铜梁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深入南城、土桥、侣俸、大庙、永嘉、安溪、高楼、少云等镇街,通过查看现场、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铜梁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切实增强旅游发展共识和合力,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旅游相关配套政策。一是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铜梁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解决旅游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旅游发展资金投入机制。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公共服务、品牌创建、旅游宣传营销、旅游商品研发、人才培训等。三是积极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制发《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铜府发〔2017〕6号),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积极制定《铜梁区安居古城景区创建全国古城文化知名品牌示范区工作方案》《铜梁区安居古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等20余个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二)完善规划引领,铜梁全域旅游逐步形成。铜梁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市、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紧扣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的“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目标定位,围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后花园、中国乡愁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定位,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铜梁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铜梁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全域旅游,完成城市总规编制,正在开展淮远新区城市设计;完成城市色彩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编制,着力提升城市总体面貌;邀请顶级设计单位重点规划建设铜梁到安居古城导轨电车旅游精品线、安居古城景区、小北海玄天湖淮远河城市观光区、巴岳山毓青山生态旅游区和乡村旅游拓展区,“一线四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加快项目建设,铜梁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推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安居古城5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累计投入近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文化保护、景观提质建设,对20余处重点文物建筑进行修缮,修建生态停车场、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完成巴岳山上山公路、玄天湖进湖路等路网建设和玄天湖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新增多处景观景点,高起点策划国际健康小镇;乡村旅游特色突出,在规划建设中突出乡村产业、生活、文化、治理现代化。二是加大文化植入。将文化植入景区,加强对历史、名人佚事、故事传说等进行挖掘,如安居古城增设了国学馆、雪庵艺术馆、吴洪恩纪念馆、刘伯承秘密居住遗址等10余处景观景点;将文化植入城市,对城市公园、广场、街道进行文化提质,增设文化雕塑、照壁、牌坊500余处、文化坐凳400余组,对城市“五小”(垃圾箱、配电箱、斑马线、导视牌、井盖)进行改造,增加文化元素;将特色地域文化植入乡村旅游,保护农耕文化,保持原乡风情。三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南环路,改造旅游景点环线道路,完善城区到安居旅游景区“射线”道路等建设,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50个,新建生态停车场17个,提升了旅游配套“硬”实力。加强旅游市场主体负责人和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培训,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常态性开展旅游安全监管、联合执法检查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旅游事故防范机制和节会活动备案制度,开展旅游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邀请专家、学者对导游及景区、宾馆、饭店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着力提升旅游配套“软”环境。

(四)探索产旅融合,铜梁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探索“旅游+”融合发展。突出农旅融合产业化、农业项目体验化,初步形成集观赏、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培育多形态商贸休闲旅游业态,正在形成以万达广场、宝莲国际都会等为代表的龙城天街大型商贸旅游综合体和以安居古城、淮远古镇和黄桷门特色风情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商贸旅游业态;与京东集团开展“互联网+乡村振兴”合作创新,叫响“到铜梁上京东”,将铜梁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特色美食通过电商开展线上线下营销。二是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现已成功开发出龙灯、龙绣、陶瓷刀等旅游商品,成功注册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识各1个、绿色有机品牌176个、商标47个。三是积极争创品牌。铜梁被评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区”“十大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等10余个荣誉称号。目前,国家A级以上景区有13个,其中4A级景区2个。四是加强活动营销。通过举办国际龙舞争霸赛、原乡风情马拉松赛等赛事,扩大城市旅游影响力。持续举办樱桃节、荷花节、猕猴桃节等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进行全方位推介。五是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城市形象。利用高速路T型牌、机场灯箱、高铁灯箱、国内主流网站等平台开展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宣传;利用铜梁旅游网、“铜梁旅游”和美丽铜梁微信、携程网、途牛网等进行网络宣传推介;与区内外30余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互惠互利的区域联合营销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区域旅游资源未有效整合。镇街之间、景区之间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相互衔接和融合,存在资源整合困难、互相牵制的现象,协同发展不够。部分领域安全管理职责不清,影响项目开展。如水上游乐项目,存在“只管无批”的情况,水上游乐项目在铜梁区是空白。

(二)旅游投资较弱,重点项目推进乏力。目前铜梁旅游投资多以本地企业为主,“半路出家”的业主较多,旅游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有情怀有胸怀、有实力有能力的战略投资者,导致景区规模小,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持久的吸引力,同质化较为普遍,特别是我区A级景区中大部分以赏花、采摘为主,极易被复制。重点项目建设滞后。如安居古城,因投资方发展策略调整导致建设推进缓慢,且存在市场培育不充分、业态比例失衡等问题;巴岳山玄天湖景区范围内还不同程度存在建设用地难等问题。

(三)文化挖掘不够,本土文化特色挖掘不充分。对铜梁龙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具有本土特色文化深挖细掘还不够,特色不强,文化挖掘与推广乏力,特别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梁龙舞,仅在节庆期间举行龙舞和火龙表演,存在利用不好、效益不高的问题。地方本土特色文化元素与景区、城市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故事和文化内涵。

(四)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完善,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够。“吃”的特色餐饮开发不足;“住”的品质不高,铜梁目前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民宿产业品质不高,接待设施滞后;“行”不畅,景区与景区之间道路设施不配套,未形成环线,达不到旅游等级,如中华龙景区沿线弯多路窄;“购”的旅游商品缺乏特色,景区内基本没有购物通道或场所;“娱”的项目匮乏,文化内涵和互动参与性差。多数景区门票收入为主要来源,旅游与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深度融合,影响和制约了铜梁区旅游业发展。

(五)旅游配套不完善,宣传营销力度不强。一是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不足。景区指示牌指示不明显,无法准确导向景区;旅游厕所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主要景区未全部实现wifi全覆盖,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还不充分。二是旅游人才匮乏。旅游产业缺乏现代旅游业发展所需求的高层次管理、景区规划、导游和各类服务人才,如奇彩梦园景区行程规划不科学,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不能充分体现,游客体验差,业主收益单一。三是宣传营销精准度不高。各景区对客源市场的开拓各自为政,习惯单兵作战,缺乏联合营销,精品旅游线路打造还需加强。

三、工作建议

铜梁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委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全区旅游发展的责任担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敢闯敢试,着力破解制约铜梁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力打造铜梁旅游业发展升级版,把铜梁旅游搞得红红火火,真正实现旅游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一)不断深化认识,牢固树立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全域旅游深刻内涵,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而是要全区域全行业多领域分层级协调发展,旅游需要产业支撑,旅游更能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要改变景区景点内外两重天的局面,以旅游的行业标准进行全域打造,使得全域之内处处皆是景,人人是旅游的建设者、参与者、推荐者。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注重全域整体规划的落地落实,融合项目资源,强化部门之间、镇街之间、景区之间统筹协调,结合铜梁实际精心打好“龙文化”牌、“乡愁”牌、“生态”牌,唱响“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后花园、中国乡愁旅游目的地。

(二)加快景区建设,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现有景区提质。围绕铜梁旅游发展定位,精准招商,吸引有情怀有胸怀、有实力有能力的投资者来铜梁发展,盘活存量资源,以战略眼光促进景区实质性发展。突出重点,做出亮点,按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提升一批重点景区品质,铜梁区政府要就安居古城建设与投资方加强沟通协调,加快安居古城5A级景区创建,同时,积极推进巴岳山玄天湖国际健康小镇建设,打造铜梁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三)推进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品供给。发挥“旅游+”综合带动作用,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加快旅游与农业、城镇、康养、体育等融合发展,不断推出新业态、新产品、新供给。一是推动“农业+旅游”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农耕体验、特色采摘、康养度假功能的旅游名村,如黄门村这样能在全市叫得响亮的特色小镇。二是推动“商贸+旅游”“城镇+旅游”融合,完善龙城天街大型商贸旅游综合体和安居古城配套设施,打造具有特色商贸旅游业态的旅游名城。三是积极探索“教育+旅游”和红色旅游融合,开拓“走进名校+铜梁”旅游线路,可依托铜梁中学和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对民主路沿线建筑进行历史风貌恢复,对龙山、凤山整体打造,建成集教育、红色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街。

(四)丰富文化内涵,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发掘优秀的民风习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让景区景点都有故事可讲;以龙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为重点,将文化的元素融入城市建筑、融入景区;把城市当景区建,把乡村当景点建,鼓励乡村旅游景区结合自身资源实际,做好山、水、林、田等大地景观文章,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做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铜梁龙舞文章,学习借鉴贵州省凯里市大型苗侗风情舞台秀《银秀》经验,打造一台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综合节目,让游客真正感受铜梁龙魅力。

(五)完善配套建设,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一是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促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开发铜梁特色餐饮,争创一批“重庆美食”“重庆名小吃”,引导品牌餐饮进驻重点景区;完善接待设施,加快培育五星级酒店及精致民宿、精品农家乐;加快景点环线建设,提升连接A级以上景区干线公路等级,开发观光车、观光船、索道等线路交通观光产品;巩固现有龙灯、龙绣、陶瓷刀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一批让人过目不忘、爱不释手的旅游特色商品,布局一批旅游商品体验店、专业购物区;开发引进游客参与性高、互动性强的娱乐项目,丰富景区旅游产品。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深化和完善景区指示牌、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免费wifi覆盖等硬条件。强化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要逐步完善智慧旅游建设,加强与携程、途牛等旅游专业网站深度合作,整合旅游吃、住、行等信息和消费服务,提升服务软环境。三是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在铜高校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化导游和景区讲解员。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创新旅游企业发展机制和旅游业投资模式,完善行业协会运作机制。二是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推动土地利用规划与全域旅游规划衔接,破解旅游建设用地难的问题,可借鉴贵州“地堡式”用地经验,景区内平层规划开发特色民宿民居,屋顶复垦花草绿化或种植水果。三是创新重点旅游景点建设单位招投标模式,杜绝外行搞建设,从施工、灯饰及绿化等由一家单位完成,避免重复施工、规划和效果不一等情况。四是创新高层次旅游管理者、经营者的引进机制,加强培养人才力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五是强化宣传营销。进一步探索利用新平台新媒体进行品牌营销,依托黄桷门生态农业互联网小镇建设,与京东集团深度合作,推进铜梁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特色美食等线上线下营销,打响铜梁旅游品牌。(铜梁区人大常委会)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