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模式盘活集体经济

新发展模式盘活集体经济

日期:2022年07月19日 来源:重庆人大

传统生产入不敷出、村集体负债无法运行,怎么办?

新发展模式盘活集体经济

  入夏以来,每到傍晚时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安街道宝坪村公共服务中心小广场上的歌声、欢笑声、掌声,总会伴着夏夜的山风此起彼伏。

  宝坪村距离县城15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全村共有708户2128人,耕地面积4260亩、林地面积1.3万余亩。

  当地村民多以传统种植业为生,近年来由于进城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剩余劳动力严重不足,村里不少田地被闲置。

  石柱自治县人大代表、宝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建玲结合村情,带领宝坪村“两委”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利用自然资源,盘活用好闲置土地,积极探索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闲置多年的土地第一次插满秧苗

  打造县城“近郊粮仓”

  由于宝坪村海拔高、水质佳,当地村民一直有种植水稻的传统,生产出的大米色泽银润、颗粒饱满、口感绵软,因生态种植而小有名气。经专业机构检测,宝坪村出产的大米含锌量高。特别是以该村小地名命名的“东流水大米”,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但农特产品不“特”、效益甚微,怎么办?

  马建玲说,宝坪村农业基础较好,在粮食种植业的基础上,应该发展好特色农业。加上该村离石柱县城车程仅10余分钟,地理位置有优势,便于粮食运输到县城。

  经过村“两委”讨论,宝坪村决定走以发展大米为主,鸡鸭、禽蛋、腊肉等为辅的高山生态农特产业路线;以生鲜为特色,以“传统农耕文化+现代信息化销售”为抓手,将宝坪村打造成为石柱县城的“近郊粮仓”。

  破解劳力不足难题

  但村民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怎么办?

  在万安街道的支持下,宝坪村争取到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用以发展产业。

  今年2月初,村里成立了万安街道第一家村办企业——重庆万红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产业发展的每一户村民都成为股东。

  接下来,宝坪村采取“集体统管+农户承包”的形式,一方面鼓励有劳动力的村民积极耕种田地,一方面针对无劳动力或有闲置田地的农户,实行由村集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统一开荒、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群众投劳、统一订单收购、统一集体分红“六统一”的方式,让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午饭时间,村民们一起到村集体食堂用餐,围坐一桌,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冉启武说:“我单身一人,以前自己吃饭孤单得很。现在我天天参加村集体劳动,既挣了工分,又和大伙儿一起乐呵呵的,安逸!”

  为农产品“美颜”

  解决了劳动力问题,有人种粮了,可种出来的好米能卖出好价钱吗?该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呢?

  马建玲想到了三招:一是注册高山农业类商标,突出自身特色。目前,已成功注册谷制品类“万秾森”和新鲜蔬菜、动物食品类“虹椿树”两个商标。二是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设计产品包装及Logo,打造农产品形象。三是与专业物流公司签订配送协议,售卖产品采取现制现售的方式,最大限度保证食品安全和产品新鲜。

  “护航”集体经济发展

  宝坪村还建立了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等方式,选举产生了村办企业监事会,由两名党员和一名群众组成。

  “我们这样做,旨在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多途径增加村集体收入。”马建玲介绍,计划到2025年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争取达到50万元以上,从产生经济收益起,将每年为村民分红。村集体收入的40%用于再投产,20%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15%用于基层党建,10%用于扶持困难群众,10%用于种粮户分红,5%用于监事会、理事会日常工作支出。

  马建玲说,这种“公司运营+民主管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模式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大家对其信心满满,盼望着村民们种植的优质大米,套上包装精美,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通讯员|谭华祥 文/图

编辑|朱苗 成鑫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