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人大工作|人大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
从当记者跑人大“三会”(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到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再到如今进入人大机关。算起来,我与人大的渊源已有近10年。
在我眼中,“人民性”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属性,人大工作要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为民代言——人大敢于较真。初次接触人大工作,是2013年7月中旬,我作为记者随县人大常委会赴笃坪乡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组将分成10个小组,通过“听”“问”“查”“算”“讲”等形式,对笃坪乡10个村的低保户进行入户走访,详细询问低保户的家庭收入、低保补助发放、政策落实等情况,听取周边群众对低保的认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调研拉开了全县城乡低保工作专项评议的序幕。对全县16008户、33015人进行遍访,采取“上门看、进门坐、向上报、回头帮”的方式,走村入户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就全县城乡低保工作进行专项评议,县民政局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调研组汇报入户走访情况,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调研发言,直截了当指出了全县城乡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改进建议,社会反响良好。
为民请命——人大敢于担当。2017年1月,我当选巫山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当选前,我作为县人大代表候选人到福田选区与选民见面。选民当场提出一个问题:福田镇是当时唯一一个无场镇广场的乡镇,老百姓很多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迫切需要建一个文化广场。因此,在当年的县人代会上,福田代表小组的几位县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新建福田镇文化广场的建议》。建议提出来了,好久落实,怎么落实?人大代表主动跟踪督办,从建议交办到广场落成,每一个环节都不敢马虎,直到老百姓在福田文化广场上跳起了坝坝舞,配套建设了停车场、公厕等,这件事情才画上句号。每年,县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都得到了政府及其部门的高度重视,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为民请命的代表从不敢辜负选民的信任。
为民监督——人大敢于逗硬。2018年8月,巫山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为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2019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开展脱贫攻坚国家验收后的干部作风监督。为确保监督有实效,成立了以分管县人大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副主任任组长,部分县人大农委委员、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为督查人员的督查组,负责对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驻乡(镇)村工作队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驻乡(镇)村人员是否按县委文件要求开展工作,是否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的任务,是否按照“脱贫摘帽”标准落实产业发展,是否存在“怕、慢、懒、庸、散”的现象等。督查结果定期或不定期地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县委报告,对个别情况严重的,还采取了询问的方式进行监督,或将相关案件移送纪委监委。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在哪儿,人大的监督就到哪儿。
为民代言、为民请命、为民监督,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人大工作的职责使命。赢得人民信任,人大工作才能如鱼得水;得到人民支持,人大工作才能无往不胜;坚守人民属性,人大工作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伟大时代。
作者|陈玉梅(巫山县人大常委会)
编辑|朱苗 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