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干部胜任评价机制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干部胜任评价机制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日期:2022年09月28日 来源:重庆人大

“按照评价结果指出的整改方案,我委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迅速开展整改工作……”在9月22日召开的酉阳自治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听取了相关领导干部关于2022年年中胜任评价整改情况的报告。

开展干部胜任评价工作,是今年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人大监督机制的一次创新探索。

从出台《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胜任评价的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方案》)到听取整改报告,短短三个月时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胜任评价,进一步促进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的转变,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评谁、评什么、怎么评?

今年6月,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年中领导干部胜任评价工作正式启动。经过深入调查和多方研讨,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形成了《方案》,并成立了胜任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那么,评谁、评什么、怎么评?

《方案》明确评价对象为,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评价内容包含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等方面。

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应珊介绍,评价每半年开展一次,采取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民主测评的方式进行,由35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15名随机抽选的县人大代表共50人参加,参评人员根据平时了解、前期调研、相关监督掌握的情况和被评对象的履职情况报告,按“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三个等次在评价表上作出评价。

准确地给评价对象“画像”

今年6月,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了本次胜任评价对象,为27个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准确地给评价对象“画像”,6月至7月,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五个评价调研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分别对27个政府组成部门的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职工代表和全县39个乡镇(街道)的党政班子成员、群众代表、企业代表等进行了全覆盖式走访,并采取会议座谈、听取汇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掌握被评价对象工作的总体情况。

“有关乡镇和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不畅,需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有关部门重督查轻服务,对基层相关工作指导、培训力度不够。”“少数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还存在本位意识,缺乏大局观,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历时一个月的调研,1239份调查问卷收集到很多原汁原味的民意。随后,调研小组对调研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既列举“成绩单”,也不掩饰“家丑”,形成了客观全面的调研报告。

今年7月,在县人大常委会民主测评会议上,27位人大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一把手”进行了现场“考试”。经过综合换算,所有被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均为“胜任”。

唐应珊表示,过去,人大对任命干部只注重“任”,弱化了“免”,领导干部胜任评价机制的出台,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

帮助部门找“良方”

“开展胜任评价并非走过场、一评了之,关键还要看评价对象落实评价意见、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唐应珊说,县人大常委会党组还将胜任评价结果报告县委,并抄送县委组织部,作为县委选人用人、评优评先等工作的参考。

评价结果排名后三名的被评价对象,要在规定时间内形成整改方案报送县人大常委会,并在两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对综合换算后胜任率未达50%的被评价对象,县人大常委会向县委提出诫勉建议,并对被评价对象所在单位开展质询。

两月期限一到,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评价结果排名后三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会上相继汇报了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听取了几位同志的整改情况报告,问题查找精准、对策措施有力、整改务实有效。胜任评价是手段、是方式,整改提升、促进工作才是目的和宗旨。”唐应珊表示,下一步,酉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将把对领导干部开展胜任评价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注重监督实效、提高评价效果,努力将其打造为县人大常委会的创新工作、亮点工作和履职品牌。

 

记者|曾珠 通讯员 杜江

编辑|朱苗 成鑫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