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六性” 当好人民代言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忠诚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作为新时代的人大代表,如何做到既敢于发言,又善于建言,不断提高发言质量?笔者认为,人大代表为民“代言”应注重“六性”:
一是深入调查,提高建言的合理性、准确性。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人大代表,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建议权。人大代表虽有为民代言的权力,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想到哪说到哪。要当好人民的代言人,还需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平时多到基层走一走,多去一线看一看,多跟群众聊一聊天,在广接地气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从而使建言献策有理有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履职中,人大代表要把视野放大一些,在个案中找现象、找问题。代表要多入户走访、调研,了解群众在想啥?盼啥?代表可选取本地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乡村治理、民生保障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尽可能多地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克服和避免片面性。
二是选准角度,增强建言的代表性、针对性。代表建言能否得到重视、被采纳,发挥应有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发言角度和发言主题。这就需要代表要了解上情,吃透下情,多关注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心,了解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善于从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选取发言角度。代表有其各自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发言要扬长避短,选择自己了解的、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这样才能提出有内容、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建议。发言内容要注重抓实不抓虚、抓大不放小,把着眼点放到为民办实事上来。要联系本地实际,抓住影响和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是认真提炼,注重建言的可行性、实效性。具体来说,发言的可行性应具备以下条件: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从全局和集体利益出发,在承办单位的办理能力之内;反映的情况客观具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合理。
人大代表为民代言要做到以上“六性”就必须加强学习,在“勤学中”为民代言。加强理论学习是人大代表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的基础所在。作为人大代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加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效能,不断增强为民代言的底气。
作者|刘文 重庆市开州区白桥镇人大
编辑|朱苗 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