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充分吸纳民意破解“停车难”

潼南区:充分吸纳民意破解“停车难”

日期:2023年01月11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本报讯 近年来,潼南区以智慧道路停车为切入口,对城市道路软硬件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成效初显。在推动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过程中,潼南区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发挥了重要作用。

  慎之又慎 暂缓调整

  “停车难”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2020年4月,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十九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区路内停车(临时占道停车)服务收费标准及运营管理事宜的报告。

  “自实行2元停车一天的收费制度以来,城市交通秩序发生了较大改变,乱停乱放行为有所减少。”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兴华说,“但调整城区道路停车收费标准涉及民生,一定要谨慎,做细做实前期论证及相关准备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肖顺则表示:“为缓解城区‘停车难’,出台调整方案的初衷是好的,但具体内容值得商榷,应充分论证价格调整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会上,大家对调整方案表达了疑问和担忧。最终,区人大常委会向区政府提出暂缓调整停车收费标准的建议。

  充分论证 完善体系

  潼南区政府对区人大常委会的建议照单全收,决定把解决“停车难”问题、推进城区智慧停车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分管副区长多次带领区发展改革委、区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赴渝北区、荣昌区、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等地考察调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智慧停车专题会议,并多次深入现场督导指挥。

  同时,城区路内停车服务收费管理论证会也多次在区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邀请了区人大城环委、区政协人资环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公安局、区财政局等单位及房地产协会、社区代表、车主代表参加,充分征求意见。

  区人大代表周洪平建议进一步细化收费标准,“按照白天高于夜间、高峰时段高于非高峰时段、中心地区高于周边地区的原则,区别定价,分类收费。”

  车主代表张强建议,将收费时段缩短为早上8点至晚上9点,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合理停车需求。

  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汇总分析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具体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最终结果。

  再次审议 有序推进

  2022年12月,潼南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将6009个路内停车位作为收费车位,自2023年1月1日起,重点管理区域停车收费标准:1元/半小时,全天20元封顶;一般管理区域停车收费标准:0.5元/半小时,全天10元封顶。”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学林说,城区一些停车位仍存有隐患,比如路基下沉、划分不够合理等,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整改力度。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金勇建议停车半个小时之内免费,能更好地服务市民。

  “区人大常委会再次聚焦停车管理问题,就是想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营造良好交通环境,着力破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勋说,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关注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建设,积极寻找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良方,力促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通讯员|方馨蕊 刘伟廷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