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

日期:2023年01月16日 来源:重庆人大

  1月15日,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邀请市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分别交流发言,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出席本次专题记者会的分别是:市人大代表、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贵忠;市人大代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走马镇党委书记张娅菲;市人大代表、长寿区龙河镇河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洪镜。

  他们分别围绕答好“乡村两问”、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建设科学城的“后花园”、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处副处长廖渝峰主持专题记者会。

  谈答好“乡村两问”

  市人大代表、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已培育新农人727人

  丰都县聚焦现在靠谁来振兴乡村、今后靠谁下地种田的“乡村两问”,全力以赴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正稳步推进。

  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

  培育新农人,推动乡村发展。丰都县把大力培育土生土长、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能和经营服务能力的新农人,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丰都县已培育新农人727人,带动农户2.2万户、7.8万人,与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利益联结、集体经济收入超50000元的村(社区)超过80%。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推动乡村建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丰都县确定了乡村建设的两大目标: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村庄成为农民喜欢的样子。在这一过程中,丰都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

  聚焦“一老一小”,推动乡村治理。丰都县把“一老一小”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突破口”,提出了“党组织靠前一步、政府组织后让一步、群众组织提升一步、群团组织协调同步”的思路,探索建立家庭教育互助会、老年大学、爱心食堂、农民工工会、物业自管小组等,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目前,丰都县各乡镇已建立家庭教育互助会41个,覆盖2058个家庭2432名留守儿童。

  目前,丰都县已经构建以肉牛、榨菜、鸡为重点的“一主两辅多特色”乡村产业体系,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出口产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连续3年获全市巩固脱贫成效考核“两好一优”的成绩。

  谈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

  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贵忠:持续推动以治理促建设

  近年来,重庆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责任落实更加有力、政策支撑更加有力、协作帮扶更加有力、成果巩固更加有力、乡村产业持续壮大、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持续提升,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重庆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来抓,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打造农业强国的“重庆版本”,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我国西部地区前列。

  将聚焦“不出现整村整乡返贫”,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脱贫群众实用技能培训,鼓励脱贫群众在党和政府帮助下,靠着勤劳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将紧扣全市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在此基础上,市乡村振兴局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融合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完善农村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物流网“五网”,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一村一策”整体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乡村数字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推动以治理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

  重庆还将深化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谈建设科学城“后花园”

  市人大代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走马镇党委书记张娅菲:发展“生态+文化”等旅游模式

  近年来,走马镇着力用好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借力4块国字、金字招牌和山水田园资源,着力打造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后花园”,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走马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化”“景区+农家”“乡村+游购”等旅游模式,打造主城周边“一小时”四季休闲旅游目的地,以古镇为依托塑造“美丽乡村、人文走马”,全力推动走马古镇保护与开发,培育了市、区、镇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带动辖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种植。

  走马镇精准设计村规划、产业规划、民房建筑规划“三张图”,全面启动金马、慈云村庄规划编制,桃花山景区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做好环廖家沟、彭家沟水库1.17平方公里水体区域生态休闲区专项规划前期工作,着力打造生态田园综合体示范点。

  近五年来,走马镇争取市、区资金1.1亿元实施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14个,先后对走马古镇、津马路沿线、上花园水库广场等进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景区环境提升。

  同时,走马镇还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细化落实“千村宜居计划”,金马村获评全国首批“绿色村庄”,金马村、慈云村先后获评“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梓桐村获评重庆市绿色示范村。

  谈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

  市人大代表,长寿区龙河镇河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洪镜:两年内先后引进3家农业企业

  河堰村作为长寿慢城核心区,正赶上乡村振兴的大好发展机遇。

  河堰村的主要产业是晚熟柑橘,约4600亩。每年,村里8个企业向村民兑付流转土地租金380余万元,老百姓的土地变成了能生钱的资产,村里的劳动力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成了果园的管理人员,农活干得好的成了果园的管护人员,身体硬朗的老年人也能拔拔草、摘摘果、送送货,打点季节性短工,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河堰村在两年内先后引进3家农业企业。比如三田公司在河堰村投资4500万元,规模发展柑橘,引入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温湿度传感系统、矮换密植技术、喷药无人机……把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业,干成了数字化的智慧农业。

  2022年夏季旱灾,不少农业企业因为死苗和减产严重亏损,租金兑付困难,经营信心大减。村“两委”快速反应,逐个走访经营者,给他们打气纾困,主动做好相关农户的工作,支持企业分段、分批推迟缴纳租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重振旗鼓。村民从害怕企业拖欠租金,到同心协力助企纾困,最终认同了企业长足发展和大家致富增收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近年来,河堰村成立了长寿区第一个农民建筑劳务合作社——长寿区堰太建筑劳务股份合作社。合作社有长期务工人员15人,承接了慢城风貌整治、农村厕所改造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近50万元。

 

记者|廖灿勇 周晏如

编辑|常畅

审核|曾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