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设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室
长寿区设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室
双向奔赴 守护公共利益
6月29日,长寿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长寿区检察院签署了《关于建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对口联系、双向辅助、平台联动、联合评估、成果报告等八项互动机制,并设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室,通过“双向发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代表关注水源污染防治
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室设立没多久,一场听证会召开了。
这次听证会的主题还得从一件代表建议说起。
今年年初,长寿区人大代表李泉勇提交了《关于东新村污水管网污水直接排入龙溪河问题的建议》。建议中谈到的龙溪河是长寿城区的主要水源。
李泉勇在收集群众建议时发现,东新村污水管网收纳东新家园、东新敬老院等近千人的生活污水。该处管网因长期未得到妥善处理,从2018年开始多次出现泵站污水井爆井,污水外溢至附近田间。
“还有一些污水直排进入龙溪河饮用水水源取水口附近,涉及城区30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污水管网的修理已经刻不容缓。”李泉勇建议,应及时排查,找出所有破损点,同时即查即修。
代表建议转为公益诉讼案
提出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最主要的方式,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的呼声、凝聚着人民的期盼。而检察机关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改进工作,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如何将两种建议有效结合,促使人大和检察机关形成监督合力?
长寿区东新村雨污混排问题,是长寿区检察院今年在代表建议中发现的线索,也是今年11件转为公益诉讼案的代表建议之一。
在立案调查阶段,长寿区检察院了解到,施工单位对烟坡泵站污水管网进行修复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和村民达成一致意见,导致该管网修复工作迟迟未能启动。
而在此次听证会上,主要就是听取群众的声音和部门的声音。经初步了解,东新村污水管网目前有两段管网存在问题,一段是东新村加油站处污水管网,沿东新村加油站下行百余米处,有一明显的雨污混排口,该混排口因上方污水管道损坏,污水混入雨水管道形成雨污混排,沿山坡下的沟壑顺流至龙溪河饮用水水源取水口附近;另一段是烟坡泵站处的污水管网故障。
“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情况,督促相关行政部门来解决好群众关注的问题。”长寿区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室相关负责人称。
双向发力推进监督
为更好促进全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开展,这件代表建议除了作为公益诉讼案外,长寿区人大常委会也将其列为今年重点督办建议和重要监督议题,于近期启动城市污水处理专题调研工作,全面摸清全区污水治理情况,列出问题清单,督促政府整改落实,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污水治理,真正实现办理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项工作,受益一方群众。
“过去对于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多是单向发力。现在有了转化工作室后,更能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通过人大、检察院双向发力,通过一个案件发挥以点带面的警示作用。”长寿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称。
下一步,长寿区人大常委会和检察院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落实相关工作机制,有力推进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推动社会系统治理与公益保护的双重目标。同时,对于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问题等事项,将以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方式共同推进,如联合开展调研等。
记者|陈敏
编辑|朱苗
审核|曾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