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专访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
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聚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为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贡献人大力量。
日前,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接受了公民报记者专访。
助力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
公民报:大足区是巴蜀文化的交融地,也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如何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速?
王志:大足区不仅是中国石刻之乡,也有“中国西部五金之都”和“重汽摇篮”等美誉。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聚焦这些文化要素,通过专题视察、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以及督办议案等方式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比如,在督办关于“挖掘重汽文化,弘扬奉献精神”的议案时,不仅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该议案办理方案的报告,还作出了《关于依法加强“挖掘重汽文化,弘扬奉献精神”议案办理的决议》。议案办理期间,通过专题询问、现场督办、座谈交流等方式,跟踪督促,推动重点项目重汽博物馆竣工运营。近年来,还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视察大足石刻文化公园重点项目推进情况,针对国际文旅名城建设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等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提出的不少意见建议已经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的有力举措。
助推石刻保护与开发利用
公民报:石刻是大足区的“金名片”,石刻文化更是发展文旅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如何助推石刻保护与开发利用?
王志: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实地调研了大足石刻研究院,全面了解川渝石窟寺遗址公园建设情况和石窟寺保护国际高峰论坛推进情况,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助推石刻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区人大常委会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重中之重。如,开展了川渝石窟寺依法保护专题调研,摸清了保护工作中的问题,集众所长,提出了联合立法,强化法治保障;协同执法,健全长效机制;合理利用,传承历史文脉等可行性建议,助力加快形成涵盖整个川渝石窟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治保障体系。同时,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修正《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适时开展联合视察调研
公民报:下一步,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将从哪些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王志:当前,大足区与四川省资阳市正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将持续跟进川渝石窟寺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的出台和落实情况,促进公园建设尽早出形象、见效果。同时,积极与四川省相关市区县沟通联系,适时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开展联合视察或专题调研,助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迈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
记者|黄振胜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