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地震易发区公办学校校舍安全的建议

关于保障地震易发区公办学校校舍安全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教委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委

建议正文

关于保障地震易发区公办学校校舍安全的建议

 

  一、提出背景

  渝西片区位于华蓥山基底断裂中南段,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小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按照2016年6月正式实施的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渝西片区有多个地带属于地震易发区。仅以荣昌区为例,辖区内21个镇街中有昌元街道、广顺街道、昌州街道、安富街道、双河街道、清江镇、清升镇、荣隆镇等8个镇街被确定为地震烈度7度区范围,属于地震易发区。

  按照《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计划编制工作的函》(渝应急函〔2019〕225号)的要求,荣昌开展了对地震易发区的公办学校校舍情况的摸排。

  昌元街道等8个镇街现有公办学校共计59所(含村小11所),在校学生62880人,校舍378栋,总建筑面积约62.3万平方米。其中,2016年以前竣工的校舍有355栋,总建筑面积54.29万平方米。由于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于2016年6月才开始实施,2016年以前竣工的校舍未按现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有序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作,荣昌区先后成立房屋设施加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重庆市荣昌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分工、实施目标、进度要求、保障措施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不足。属于地震易发区的学校校舍数量多、总建筑面积大,若按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需要大量资金,区级财政无力承担。

  二是学校建筑技术力量不足。由于学校缺少建筑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对校舍安全情况进行有效摸排或提出加固建议。

  三是未明确加固范围。为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求,学校附属建(构)筑物数量也较大,比如门卫室、配电房、校大门等附属设施是否应该纳入处理范围,尚无明确文件要求。

  三、建议

  由市政府统筹,市级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校舍安全性抗震指导性方案,明确加固范围、措施、实施具体流程等,指导校舍加固工作;市级统筹资金,补贴加固费用。

办理简述

  A

  渝教议函〔2022〕119号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047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关于“易发区校舍加固资金需求大、区级财政承担困难,市级统筹补贴加固费用”的问题

  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中小学校规模大,基础薄弱,特别是近年来,地质和自然灾害频发,灾损不断,校舍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自2009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以及专门建立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校舍安全、特别是校舍抗震加固保障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增加经费投入。为巩固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中央和市级安排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支持公办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等。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规定比例分担,地方承担部分按照市与区县教育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由市与区县分档按比例分担。“十三五”以来,通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全市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0.3亿元,同时坚持指导各区县利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等专项经费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在实施校舍维修改造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三个“优先”原则,即优先排除D级危房和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优先改造急用的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优先改造涉及师生人数较多的各类房屋,有效保障了校舍安全维修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市财政局等部门,继续加大对校舍抗震加固资金的投入。一是做好项目储备,结合全市“十四五”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做好校舍抗震加固项目策划和储备;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将中央资金安排与乡村振兴等统筹考虑;三是指导区县加强区域内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和使用,加强经费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二、关于“学校建筑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

  汶川地震后,各级教育部门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市学校房舍质量安全管理呈现良好格局。一是校舍建设各方主体的抗震意识明显增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95)实施以来,市教委基建后勤处多次赴区县和高校指导抗震鉴定和维修改造工作,并专门组织抗震鉴定和抗震设防标准的培训,各级各类学校能结合新标准的学习,努力提高技术人员对抗震技术标准的理解。二是抗震设防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各级教育部门能结合新规范的学习,从加强质量管理,认真执行有关基本建设程序入手,严格要求参建单位按照国家的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同时加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新规范、新标准的学习,保证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三是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学校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为重点,建立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形成防震减灾知识学习和应急处置演练的机制,提高地震应急的应变能力。

  下一步,一是继续开展抗震设防、鉴定加固方面的培训。深化对《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文件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校舍建设对抗震设防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校舍建设各个环节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不走样。二是继续加强对抗震设防质量的监管。通过不断强化对新建、改扩建校舍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执行抗震设防的法规检查,从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依法抓好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努力做到抗震设防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把抗震设防管理工作落实到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三是持续加强对未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或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需使用的校舍的排查、鉴定、改造工作。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并出具《校舍安全鉴定报告》。一方面对鉴定出的C级危房,建立三年滚动改造计划,筹集资金逐年实施;对鉴定出的D级危房,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情况立即停止使用或拆除重建。

  三、关于“制定统一的校舍安全性抗震指导性方案,指导校舍加固工作”的问题

  根据《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减办〔2020〕13号),前期市住房城乡建委已经开展技术保障相关工作。一是编制印发《重庆市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作指南》,规定了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实施要求和监督管理机制,用于指导工程项目实施抗震加固;组建了工程技术专家组,为加固工程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编制印发了《低烈度区典型房屋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案例》《房屋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技术导则》,规定了房屋建筑抗震加固的原则和设计要求,用于指导房屋设施的抗震加固。

  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师生生命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我市中小学校规模大,基础薄弱,一些建设时间较早,不符合现行建设标准的校舍仍在使用,特别是近年来,地质和自然灾害频发,灾损不断,每年都有部分校舍因灾受损或达到使用年限,需要进行抗震鉴定;新建和加固改造后的校舍也需要加强安全维护和日常管理,保障校舍安全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委前期已委托市教育建筑规划研究院牵头,目前正在筹组专业人员,于近期展开对地震易发地区校舍抗震加固调研检查,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地震易发区校舍抗震指导性方案编制工作。在摸排鉴定和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拟制行业加固技术标准,建立精确的加固工程台账,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指导区县有效推进工程实施,确保地震易发区校舍加固成果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