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买车易安桩难”是很多新能源车主的共同感受。针对这一问题,重庆市人大代表、渝北区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民建重庆市委常委唐丽华带来了关于推进充电桩进小区的建议。
据唐丽华调研,截至2020年,我市累计保有新能源汽车约10万辆,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0.8%,随着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势必对充电桩的需求会激增。“但是,充电桩进小区难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唐丽华说。
首先是加装和改造充电设施难度较大。目前,新建小区大多有相应规划或预留,但多数并未直接配置充电桩。在一些老旧小区,绝大多数也没有预留充电桩电源,且电网规划负载能力趋于饱和,这也限制了充电桩安装。
其次,小区物业支持力度不够。按照规定,物业企业在充电设施建设时应予以配合、提供便利,但当前没有相关规定对支持安装的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或对不支持甚至阻碍充电桩安装的给予相应处罚,导致物业企业不积极。
另外,业主利益诉求也难统一。根据物权法和《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涉及物业范围内的维修、更新、改造等重大事项,需业主大会或共有业主同意。
唐丽华建议,在《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自有充电桩建设使用政策问答》等基础上,参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即将出台的政策文件,出台专门的细化政策,优化完善居民小区内公共和私人充电桩安装相关政策;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引导多方联动参与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运营,将安装公共充电桩纳入政策扶持范畴,引导居民小区充电桩“统建统营”,提供有偿服务;加快供电设施改造,推动老旧小区电流增容及车位改造,同时落实好充电设施峰谷电价政策。此外,还可探索建立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相关主体和居民小区业主的使用风险。(记者 宋婷婷)
主管单位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出版发行 公民导刊杂志社
指导委员会顾问 张轩 周旬
指导委员会主任 周少政
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张晓涛 刘春焱 李洪亮 刘俊(执行)
指导委员会委员 邹钢 袁天长 陈胜才 辛世杰 屠锐 皮晓青
孙启福 陈彬 向先全 张良皓 封蛟龙 陈小敏
总编辑 马塞 | 副总编辑 杨冰 罗蔚
电话 (023)63652539 | 传真 (023)63652587
电子邮箱 gmdkbjb@163.com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15号星都大厦13楼 | 邮编:400015
Copyright ©2021 - 2025 cq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