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1008-4037    国内刊号:CN50-1004/D

2022年6期

洞藏幸福

因为新闻采访,我去过几次沙坪坝区中梁镇,为“治理废弃采石场,中梁镇变废为宝,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中梁镇按照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标准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作背景铺垫。

“镇域为三岭两槽,喀斯特地貌。”在当地政府提供的资料中,这一句给了我特别深刻的印象。

我是一个对溶洞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只要是旅途所经之处有溶洞,我都会设法一游。

贵州的织金洞、安顺龙宫,湖北的腾龙洞,广西的七星岩,四川的佛爷洞……都打过卡,武隆的芙蓉洞,丰都的雪玉洞、张关水溶洞更是去过多次。

溶洞的自然天成和鬼斧神工,是对我最大的诱惑。

对于喀斯特地貌来说,只要有足够的水资源,大概率会藏着溶洞,可惜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刘杰是我的一位朋友,他姐夫冉佟佟也是一个到处寻觅洞穴的人,只不过他的目的和我不一样。

我是游玩,他是想赚钱——冉佟佟是做酒生意的。

中国的酒文化中关于“藏”字的故事挺多。例如,江浙一带有人家生了小孩后就会藏酒,待到姑娘出嫁、儿子成婚之时启封饮用,称为女儿红或状元红。

只不过,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上受影视剧误导“用土埋”,这种酒“出土”后,运气好勉强能喝,更多的是混杂着水味和土腥味,完全无法下口。更有酒商打出噱头,做起了地窖藏酒甚至溶洞藏酒的生意。

冉佟佟说这既对也不全对,大部分溶洞和地窖环境其实都是阴冷、潮湿和不通风的,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酒的贮存,还会影响酒的老熟,“只有能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通风度的环境,才能利于酒的贮存。”

冉佟佟要找的,就是这种洞子。

要找到这种地方很难,最难之处不仅是找到溶洞,而且还要进行价值评估和投资开发,精打细算的酒商往往直接在城里租几间防空洞。

而冉佟佟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在中梁镇找到一个溶洞,这也开启了我重访中梁镇的行程。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上次采访时,我就了解到,有一个叫唐小兵的人早就“摸”到了中梁镇庆丰山村。村里有一个现成的5000多平方米大的溶洞,但他为了清理长年堆积在里面的淤泥就花了不少钱。

有投入就有回报,他做的泉水溶洞豆芽如今年产值已过千万元。

冉佟佟发现的溶洞与之不可比,只有十几米深,半人高,人要撅着屁股进去,再撅着屁股倒退出来。

一年多的时间,不仅仅是资金投入,还得全靠人力在这个小空间里愚公移山般地挖,不断打通小洞与小洞之间的连接,不断将水泥路铺向更深处——我这次去参观时,水泥路已有300多米长。

不是所有的溶洞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但这个人工开凿出来的溶洞却是以人工弥补天工的不足。我想起一句老话,“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美,缺的是发现美并能创造美的人。”

这个溶洞的开凿是为了放置酒坛,但并不是简单的仓储式放置,充分保留了溶洞中很精妙的石钟乳、石笋、石扇、石幔。

众多千姿百态的奇异景观,酒坛点缀其间,也成新景。

对“景点”的命名也是一次对美的发现和创造。“导游”小姐姐说,曾经有来参观的人兴之所至,将一处溶洞大厅命名为“福地洞天”,我们听了静默了几秒,笑言此公一定也是吴承恩的拥趸,问最终命名为何?小姐姐莞尔一笑:“天藏宝殿”。

一路而行,除了霓虹灯光将沿途洞壁映得美轮美奂,各种酒坛的陈列和小姐姐讲述的酿酒故事、藏酒趣事也为此行添了不少乐趣。

而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对“景点”的命名,以形发散去畅想,最终的名字却无一不落在了“爱”上,如“千年之吻”“海洋之心”“雄鸡报喜”“文武双全”“慈母盼儿归”“至圣孔子像”“感恩石”和“国泰民安”等。

刘杰从事文化产业,想必他在这个溶洞的创作过程中花了不少心力,此次邀我是有炫耀之意,但我服气。

当前乡村建设存在着一个普遍难题——很多优质资源被过早开发,乡村振兴一时间找不到新的落笔之处,就硬生生地群拥而至“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在农田里放几个雕塑,再画几幅粉壁画……至于文化,少了对本地文化的深耕和挖掘,游客来看到的,就是千村一面。

我记得导游小姐姐在途中提醒我们的一句话,“大家要注意不要用头去撞钟乳石哟。”

我们问为什么,以为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结果,她一本正经地回答:“头会痛。”

话实在,对游客很实用,我就牢牢地记住了她的诚恳。

美景是藏不住的,真诚也是藏不住的。( 陈泰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