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以创新赢得主动和未来 - 重庆人大网

科技创新|以创新赢得主动和未来

2021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的“田野”上一派勃勃生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提速,超瞬态实验装置、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成投用;15个高新区引进重大科技产业项目474个、总投资2604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118家、5108家、36900家。

“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是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市人大代表,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说,西部(重庆)科学城诞生伊始,我市就提出,举全市之力、举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金字招牌”;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多个开放平台通道;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市为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拿出了最好的资源。

与此同时,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稳步发展,它是我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另一块重要拼图。

截至2021年11月,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以“科创+产业”为导向,累计签约高校、科研院所等38家,建成科技研发平台80余个,引进高端研发人才1200余名,累计获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1家、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13家,获批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5家,培育孵化企业58家,一座“产业、人才、生活、生态”协同融合的创新之城拔地而起。

为促进各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各类创新要素协作发展,我市下足功夫优化创新生态。

2021年,我市获批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截至目前,累计启动10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获批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超过5万名,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分别达到223.5亿元、81亿元,科技企业融资近4000亿元。

近年来,着眼于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我市实施了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出台《重庆市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实施细则(试行)》,为新增来(留)渝博士提供稳定科研项目支持;优化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为800多名外国专家办理来华工作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