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崭新的外墙,高高挂起的灯笼……走进丰都县栗子乡,环境美丽整洁,处处涌动着发展活力。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2021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选派43名干部与丰都县选派的帮扶干部一道,组成丰都县栗子乡乡村振兴驻乡工作队和38个驻村工作队。
2021年,帮扶集团发挥资源优势,引进资金3600余万元、建设重点项目10余个;建立了消费帮扶五项机制,组织开展消费帮扶“五个一”活动,组织展销活动20余场次,帮扶集团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价值超过1180万元。
截至目前,栗子乡全乡未出现返贫致贫现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总体起步平稳、推进有序,实现了良好开局。
“过去的一年里,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贵忠介绍,我市严格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在工作中形成了六大具有重庆特点的做法。
建立“市领导+市级帮扶集团+协同区县+驻乡工作队+产业指导组”帮扶矩阵。20多位市领导挂帅,整合17个市级帮扶集团,组建17个驻乡工作队和18个产业指导组进行对口帮扶。
建立“分类、分层、分区”推进乡村振兴机制。立足市情,将全市37个涉农区县及万盛经开区分为先行示范类、重点帮扶类、积极推进类,分别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创设“基金+产业+人才”鲁渝协作发展机制。在全国率先设立东西部协作产业发展基金和人才发展基金。
构建“1+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为龙头,以市县乡村4级供销系统为依托,构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依托“三社”融合、推动“三变”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承包地集体所有权确权颁证率达99%,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三社”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扩面提质,基本消除“空壳村”。
打造驻乡驻村帮扶“加强版”。向脱贫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示范和重点帮扶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驻乡驻村干部,提升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