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研究成果助推人大工作创新 - 重庆人大网

以理论研究成果助推人大工作创新

916462829655346133

  在12月28日召开的市人大制度研究会2022年度会暨理论研讨会上,6位论文获奖作者代表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李媛,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毛玉树,市委党校教授谢来位分别对此进行了点评。

  整合区域立法资源

  增强地方立法实效

  西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范卫国在作题为《公益诉讼的跨区域立法:制度困境与理论突围》的发言中说:在公益诉讼的跨区域立法中要明确公益诉讼跨区域立法的制度依据,加强区域之间公益诉讼立法工作的沟通交流。

  彭水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石朝晶在作题为《基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流域立法实践检视》的发言中认为,流域法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持久性的工程,要坚持党领导立法,确保立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李媛点评:《公益诉讼的跨区域立法:制度困境与理论突围》一文对影响公益诉讼跨区域立法的三方面原因条分缕析、直击要害;最后在路径选择部分,针对问题、一一回应,提出对策建议。《基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流域立法实践检视》一文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开始引入,勾勒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图和数据对比图,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可能影响其实施的障碍,具有预判性又切合实际、切中要害。

  强化人大监督职能

  服务新发展新格局

  渝中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干部李林糠在作题为《关于新时代地方人大答好预算绩效监督卷的思考》的发言中说:要加快探索预算绩效监督法治化建设,推动将预算绩效监督纳入法治化轨道。

  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干部唐琳川在作题为《浅析发挥专题询问作用,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发言中认为,在专题询问中要规范实践操作,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起询问、落实、跟进督促的完整体系。

  毛玉树点评:《关于新时代地方人大答好预算绩效监督卷的思考》一文紧扣当前人大预算监督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从加快探索预算绩效监督法治化建设、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监督主体能力、持续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浅析发挥专题询问作用,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一文对改进完善、用好用活专题询问这一有效监督方式,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推进立法接地气

  传递人民真实声音

  沙坪坝区人大监察法制委干部邢玉柱在作题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制度创新与治理进路研究》的发言时说:要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覆盖运行制度体系,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表达直达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贯通机制。

  市人大社会委干部王国仰,在作题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研究》的发言中认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要围绕“高度”“广度”“深度”“厚度”四方面来打造,创造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果。

  谢来位点评:《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制度创新与治理进路研究》提出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多主体耦合、协同赋能等思路很有针对性,可以破解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外延式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不足的瓶颈。《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研究》一文,围绕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实践历程、现实意义、运行现状等几点思考展开分析论证,数据翔实,直观生动,论证效果充分有力。(文图/记者 廖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