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限时办结

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建立闭环办理机制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限时办结

 

今年以来,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建立了“收集—交办—反馈—监督”四位一体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闭环办理机制,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代表之家(站、点)平台,深入开展“代表进万家”“主任接待日”“机关干部进站点”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今年1-5月,各渠道共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86条,涉及交通出行、商业发展、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

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三事分流”工作法,分门别类处理已收集上报的群众意见。今年以来,93件涉及公交设置、商圈发展等“大事”由政府部门牵头办理妥善解决,76件涉及环境卫生、砍树补路等“小事”在镇街层面得到妥善办理,52件群众微小心愿的“私事”通过“南之愿”代表认领并帮助圆梦的形式得到解决。

区人大常委会建立“月办结”责任制,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会同区政府督查办联合发文,要求牵头办理单位1个月内办结并答复办理情况,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建立群众意见建议办理情况一览表,根据办理回复情况,对账销号。根据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理台账,区人大相关委室逐件核实办结事项落实效果。开展各政府部门办理效果评价,并作为干部任后监督负面清单考核指标之一。

南岸区人大常委会“闭环管理”机制增强了监督刚性和时效性,自2022年换届以来,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40余件,办复率100%,办成率74.8%。(通讯员 王雯)

 

新闻纵深 这些问题已解决

● 脑瘫患者许愿 代表帮他圆梦

南岸区海棠溪街道学府路社区的李管彦平,在2岁时被诊断为重度脑瘫。通过多年自学,他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五级考试,取得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自创歌曲10余首。28岁的他渴望拥有一份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南岸区人大代表、滨南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得知后,通过“南之愿”子品牌“海棠心愿”志愿服务平台,认领了李管彦平的心愿,聘请其到滨南集团担任文化专员。现在,李管彦平已顺利入职,还加入心愿认领人队伍,将这份爱延续传递。

● 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除颤器

为更好地保障群众健康,南岸区人大代表建议在公共场所逐步配备AED自动除颤器。

南岸区卫生健康委在收到此建议后迅速反应,按照相关要求,联合区红十字会合理统筹,在商圈、机关、社区等公共场所共计安装了7台AED,并就公众如何使用AED进行了相关培训。为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区卫生健康委积极呼吁有关部门在学校、商场、车站、码头等人流密集场所配备AED,将如何正确使用AED列入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计划,为大众普及AED知识。

● 改善路面防打滑 让居民安全出行

南岸区人大代表在接访群众时,了解到鸡冠石镇和平小区爱心市场至5栋人行主干道路面不抗滑,影响居民出行安全。

经协调,鸡冠石镇着手解决该问题,由岩口社区牵头实施,总投入10万余元进行路面改造,其中区经信委出资20000元、居民自筹2962元,社区出资10000元、民泰基金出资44000元,镇政府出资30000元共同完成整治,目前该路面已整治完成。

● 解决扬尘污染、重型车违停问题

居民向代表反映,南岸区迎龙镇茶涪路石冷路口中铁三号搅拌站旁的路段,经常出现重载车辆违停违放现象,影响正常出行,且该路段的扬尘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建议有关部门对此加大巡查和整治力度。

在代表助力下,迎龙镇党委书记带领镇党委政府一行5人到现场约谈了华西拌和站负责人,要求其安排专人每日定时对周边区域进行冲洗降尘,对运输材料的车辆进行编组,按规定时间到达厂区。城管执法大队落实24小时巡查执法,严格查处出入车辆带泥上路、冒装撒漏、非法倾倒、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联系辖区交巡警对该区域违停违放现象进行了两次专项整治,劝离违停车辆20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