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民心路” 架起“连心桥”
近年来,重庆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积极建议、助力化解等方式,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多管齐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群众出行道路变成“民心路”,架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
一条“民心路” 增强群众幸福感
公民报讯 “每天晚上大货车经过的时候,由于路面不平,会发出很大的噪声,非常影响睡眠。”“每次开车经过这里都是提心吊胆的,路面坑坑洼洼,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近日,在城口县北屏乡新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选民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向乡人大代表贺书林倾诉场镇道路部分损坏,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不便。
据反映称,北屏乡场镇是国道G211的必经路段,交通流量较大,重载车出入频繁,导致路面出现了严重裂缝和沉陷,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希望人大代表能帮忙反映并解决问题。
经代表们进一步调研发现,该路段使用率较高,每日人流、车流量大,路面多处出现坑洼。每逢下雨天形成积水,给居民出行造成了不少困扰。
贺书林看在眼里,念在心里,联合新民社区“两委”干部多次到实地察看路况,通过在人代会期间提出建议意见、上报民情民意等方式,多渠道反映群众呼吁修路的诉求,建议尽快修复该路段。
该建议引起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决定开展补修路面工作。
目前,该乡场镇道路修复工程正在进行中,工人们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路面切割、破碎路面、清理碎石等工作。同时,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全程监督工程实施进度和安全管理工作。
在施工现场,还设置了围栏和安全警示牌,确保居民安全出行,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这条路的修复工作快完工了,将更加方便大家出行,代表们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近日,北屏乡新民社区居民段正清感慨道。
“对这一条坑洼道路的修复,不仅仅通畅了道路,更温暖了人民群众的心。这条道路修复完工后,既方便群众出行,消除安全隐患,也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是一项提升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民心工程。”北屏乡人大主席王小荣说。(首席记者 张双山 通讯员 杨双)
一个“松紧扣” 居民出行更便捷
又讯 日前,家住璧山区璧城街道四面山村的村民发现,黛山大道马路中央新安装了隔离带,不管是步行还是驾车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周边群众怨声载道。
“以前一出家门,就能到公路对面田地种粮种菜,现在安装隔离护栏后要沿着公路绕行几公里才能到田地里,太不方便了。”村民贺廷明是一名在家务农人员,他告诉正在走访的区人大代表田学梅,隔离护栏是今年春节后逐步安装的,连原有斑马线的地方也安装了隔离护栏,现在开车运输农机用品都要绕行3公里,更别提步行了。
田学梅代表听说了这一情况后,立即向更多群众了解隔离护栏安装后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情况,随后,田学梅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邀请璧山区人大常委会璧城街道工委主任、大塘村党支部书记、四面山村党支部书记和璧山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秩序大队队长等人到现场实地勘查。
“在黛山大道安装隔离护栏,是基于人民生命安全防护开展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工程,是经过第三方安全评估和设计的,有的开口处设计绕开原来的路口适当绕行,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希望大家替我们向村民宣传解释一下。”秩序大队陈队长说道。
但田学梅对各路段仔细查看后,发现确实存在个别地方设置不太合理的情况。
田学梅认为,中央隔离护栏是为群众出行设置的“安全带”,设置安全隔离栏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尤其是个别地方设置的隔离护栏没有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生活的便利性,甚至有的村民图省事,将隔离绿植箱体挪开,在往来车流中穿行,更加危险。
“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群众的出行便利,这直接关系着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田学梅说,希望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调整一下“安全带”上的“松紧扣”,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隔离护栏,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方便周边老百姓日常出行。
此后几天里,田学梅把了解到的情况向璧山区交警部门进行反馈沟通,建议交警部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统筹考虑安全和便利问题。
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路段进行了重新科学合理评估之后,交警部门及时对人行道口进行了调整。
“今天早上出门,我看到马路中央隔离护栏已在重新调整了,有的被隔离护栏阻断的地方恢复成了斑马线,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警示标志也会尽快安装到位。”几天后,璧城街道四面山村党支部书记文军看到了隔离护栏正在进行施工改进。
人大璧城街道工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会持续关注这件事,也正在收集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黛山大道此段道路严格执行限速的相关建议。(记者 周晏如 通讯员 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