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江北城街道:硬举措提高营商环境“软实力”
本报讯 “江北城辖区有企业4000余家,在联系走访企业中,我们发现服务企业存在两方面‘最后一公里’问题。”近日,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江北城街道工委主任杨青了解到,江北城辖区楼宇内企业需求多元化,往往存在企业有需要时“找不到人”或"找不对人”的情况。此外,楼宇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政策“平时不关心、用时不知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如何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人大江北城街道工委结合辖区金融机构及企业,创新提出构建“包联送”服务体系,做到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
“首先,深化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片楼宇(社区)机制,实现专人跟踪落实,坚持需求导向,对服务对象及需求进行细分,形成差异化服务事项清单,切实提高精准化服务水平。”杨青介绍。
同时,在常态化开展包片联系服务企业的基础上,抓住疫情防控、安全稳定、防洪防汛等应急关键节点,联动各方精准服务,快速实现平急转换;坚持直接联系企业问需服务,纵向联动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解决,横向联动驻街企业优势互补,真正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最后,结合辖区品牌物业全覆盖优势,依托党建楼长建立“街道-物业-企业(居民)”沟通机制,通过入企走访、进家入户、网络问政等方式,畅通沟通渠道,对困难群众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其解决生活难题。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不仅厚植了企业发展的沃土,更是为江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大江北城街道工委共走访或联系150余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政策宣讲7场次,受众600余人次;通过服务热线收集问题554个,已解决520个。
《关于大力提升江北城地区物业管理水平,全面优化江北嘴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优化江北城道路设置,减少交通堵塞的建议》……与此同时,在人大代表走访企业听呼声后,提出了一件件关乎江北嘴企业发展的代表建议。
“有力的举措,贴心的服务,让我们企业不仅能找得对人,还能办得了事。”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江北城辖区的企业纷纷表示,有了街道的有力支持,他们将安心、放心地在江北嘴谋发展。(通讯员 杨青 覃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