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巴川街道工委助推城市治理
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巴川街道工委助推城市治理
游摊散贩们有了“家”
现在的铜梁区巴川街道学府大道干净整洁,人车有序通行,附近还修建了固定的便民摊位。每到中午,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们走出校门,就可以在这些摊位上购买小吃或者生活用品。而在之前,这里的游摊占道经营问题突出,道路上人车混杂、垃圾遍地。
这些变化,正是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巴川街道工委推动城市治理,助力城市品质提升取得的成效。
占道经营很严重
2018年12月初的一天早晨,该区人大常委会巴川街道工委主任赵兵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街道办事处三楼的选民接待室,刚一落座,辖区仙鱼社区的3名群众就结伴走了进来。
“赵主任,我们来反映一件事情!”赵兵还没来得及上前迎接,他们已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学府大道一带乱得简直不像样子,双向六车道被游摊散贩占了半边,一到放学的时候,人多车多,万一撞到人啷个得了?”
“那些商贩晚上摆完摊,收齐自己的东西就走了,地上全是一次性碗筷、水果皮、包装纸等垃圾,哪里像城市的样子嘛?”
“那些游摊大多数是卖食品的,安全卫生没得保障,如果学生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
赵兵一边听,一边记录。
巴川街道学府大道一带是区里规划建设的教育科技园区,近年来,随着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重庆传媒职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等高等院校入驻,该片区日渐繁华,也吸引来了50多个游摊散贩。每到上学、放学和上下班高峰时段,各种贩卖食品的手推车、三轮车、小型货车便占满了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污染周边环境,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城市品质大提升
赵兵获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辖区内的区人大代表成立专题调研小组,对学府大道占道经营情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蹲点调研。
调研组通过走访,全面掌握了游摊散贩占道经营的详细情况。同时,调研组还了解到,周边没有固定的便民摊位,无法满足学生和居民的生活需求。随后,调研组又广泛收集民意,对建设临时便民摊位进行论证,并征集群众对建设地点的意见。
调研组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引起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向区政府汇报请示,争取相关部门支持。
去年12月中下旬,在区城市管理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巴川街道对占道经营情况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并多次召开协调会完成临时便民摊位选址工作。
今年3月底,在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附近一块空地上,建成一个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临时便民摊位区,共拥有66个固定的摊位。
今年4月上旬,街道开始对学府大道占道经营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区人大代表们多次与商户沟通,引导商贩们搬进便民摊位区。目前,游摊已经全部搬进便民摊位区,拥有了固定的摊位。
同时,在代表们的建议和推动下,仙鱼社区还制定了摊位租赁及管理办法,明确了商户准入条件、登记程序以及营业时间、摊位“三包”、安全责任等相关规定,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如今,便民摊位区里货品摆放整齐,卫生干净整洁,经营秩序井然。
“虽然便民摊位区离学校远了一点,但是我们消费得更放心了,最关键的是周边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一名正在便民摊位区选购商品的学生说。(通讯员 姜汝彬 赵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