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满目疮痍今日郁郁葱葱
昔日满目疮痍今日郁郁葱葱
“来哟来哟,把树苗抬到这边来,根据根系的长短挖出大小合适的树坑,深度在50厘米为宜,树苗要扶正,填土后绕树踩实,尽量比地面低一些,便于日后浇水。记得要覆盖一层薄土,以保持水分,这300多棵天竺桂是我们的希望,要细心养护。”今年春天,位于大渡口区的中梁山小南海矿山区域特别热闹,植树现场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真是太高兴了!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好了,到处都种上了树,沙尘比过去少了,天也不那么灰了。矿山复垦复绿,真是造福我们老百姓。”在附近作业的工人们受到感染,也停下手中的活儿,参与到植树中来。
地球上的“月球表面”
通过卫星拍摄图片可以清晰地看见,小南海矿山区域有大大小小10余个矿坑。裸露的山体和巨大的坑洞,像极了“月球表面”,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各种问题突出。
这事还得从2010年说起。
由于采矿许可证到期,重庆三功机制砂石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乾重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大渡口区拱桥建材厂和重庆市金鳌建材有限公司4家采矿公司停止了采矿。但在过去数年采矿过程中,这4家采矿公司只顾采矿营利,未对矿坑进行生态治理修复,有关部门也未及时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日积月累,矿山成了“秃子”。
“回想起那几年,放眼望去,整个矿山布满了‘疤痕’,好好的一片山变成这样,真让人痛心。小孩子们又爱在这附近玩耍,真怕一个不小心掉进矿坑里。前段时间就发生过山羊意外坠崖的事情,真是太危险了!”附近的村民担心地说。
“在走访时,老百姓多次向我反映矿坑问题。群众对此意见非常大,要求生态治理修复的呼声也很高。”大渡口区人大代表刁勇说。
公益诉讼“药到病除”
刁勇就此问题向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反映,并多次到区检察院,监督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的形式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督促有关部门开展矿坑生态治理修复工作。
2018年初,区检察院成立了办案组对矿山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核实;2018年4月,区检察院向市国土局大渡口分局(现为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现场送达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对辖区内的4个矿坑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责任,并采取措施尽快治理修复。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局高度重视,制定了矿坑复垦复绿计划,并督促采矿公司立即采取措施,实施矿坑生态治理修复。在此过程中,刁勇多次和区检察院办案人员一起到矿坑实地查看,并走访当地群众,全面了解矿坑复垦复绿进度。
除了上述检察建议涉及的4个矿坑之外,在矿坑复垦复绿过程中,有关部门还将另外7个周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矿坑一并纳入了治理范围。
2019年3月,在大渡口区跳磴镇小南海水泥厂举行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主题的矿山复垦复绿活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全区矿坑复垦复绿活动的帷幕。
目前,小南海水泥厂油坊矿已完成复垦复绿155亩,成铁小南海采石场等一批关闭矿山的治理修复工作正持续有序推进。
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披上了一层新绿。
美好生态指日可待
据介绍,通过复垦复绿和生态修复,这些矿山今后除了自身“变废为宝”,还有望为村民们提供一个集健康体育、游乐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区域,让曾经千疮百孔的矿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边开采边复垦复绿将成为新常态。
如果说公益诉讼是为守护绿水青山开出的一味“良药”,那么复垦复绿就是“药到病除”的具体体现。
为促进公益诉讼工作的有效开展,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还出台了《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
这不仅有助于矿山的复垦复绿,还将助推大渡口区“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建设。(通讯员 卢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