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蹲点调研,解决近5000人用水难题
一次蹲点调研,解决近5000人用水难题
4月18日,江津区油溪镇万团村。
“哗……”村民朱小容拧开自家厨房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奔涌而出。
“用自来水可方便了。”朱小容抑制不住自己上扬的嘴角,“以前我们只能靠打土水井、钻机井用水,不仅麻烦,有时水还是‘黄’的。”
而这一变化则源于2018年3月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的一次调研。
当年3月15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石诗龙到万团村蹲点。
“石书记,我们村饮水得不到保障,公路也没有硬化。”在一次院坝会上,油溪镇人大代表刘金华反映道,“因为水、路问题,乡亲们晴天也怕、雨天也忧,连晴多日怕干旱没水,雨水季节怕路面泥泞,容易摔倒。”
“村民用水问题呼吁了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万团村党委书记何桂良补充道。
“为什么?”石诗龙追问。
“接通自来水,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理顺水库归属关系。”何桂良摊了摊手,显得有些无奈。
万团村有村民1600余户、近5000人,村里的两个农村集体水库属承包经营管理,受农村面源污染等影响,水质并不稳定。
了解到村民们的诉求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理顺水库关系,很快就争取到了300余万元自来水工程资金。
2018年夏天,万团村自来水工程顺利动工,于当年年底完工,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彻底结束了靠天吃水的日子。
“今年,我们村的24公里公路硬化工程也全部竣工,公路边还增设了44个垃圾桶,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何桂良很是高兴。
据了解,自2018年3月以来,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深入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议题调研、专题调研、蹲点调研”,把行动融入工作方方面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力度不够、缺少规划编制、资金缺口大、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
“民生实事事项目的确定不够精准,民生实事项目后续管护不够到位。”
……
带着问题走访,听取一线心声,作为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的集中调研月,去年3月,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率六个调研组,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等课题,深入油溪、石门、西湖等地,采取院坝会、暗访等形式,开展蹲点调研,收集问题5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6份,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
“我们将以此为起点,采取议题调研、专题调研和蹲点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坚持安排一定时间开展集中调研,其他时间开展经常性调研,着力提升调研实效。”石诗龙称。
据悉,该区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开展49项调研议题后,今年又确定了52项调研议题,涉及机构改革、环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重点领域,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首席记者 张双山 特约记者 唐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