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圆梦暖心房

  

安居圆梦暖心房

  ■龚首灿

  南川区太平场镇建档贫困户482户,其中有204户的住房属于应改造的农村C、D级危房,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是南川区户数最多的乡镇之一。

  “在今年10月全面竣工,在年底完成通水通电,春节前让所有贫困户住进改造后的安全舒适的房子,彻底改善贫困户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这是南川区人大代表、太平场镇党委书记杨明东的心愿。因此,近几个月来,杨明东感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从4月起,为了制定危房改造方案,杨明东在驻村干部的陪同下,对全镇4村、1居委、64个农业社的204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调研。

  在目睹贫困户的生活居住环境后,杨明东更揪心了,:“贫困户家庭的居住生活环境亟待解决!”

  走访调研结束后,杨明东立即组织召开镇党政办公会,制定了分类处置的三项措施:一是针对贫困户的C级危房,以各村(居委)为单位统一组织拉运青砖、板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组织木工和土建工组成施工小分队,上门为贫困户房屋进行加固改造;二是针对比较偏远、交通和居住环境比较差的,选定安置点统一建房、集中安置;三是针对邻近公路,居住和生活环境较好、又不愿意去安置点集中居住的,就地进行改建或原地选址新建房屋,实施分散安置。

  随后,该镇把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全镇党政工作重点中,并落实了镇、村、社三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举全镇之力推进落实。

  上半年雨水多,加上该镇通往南川主城的黎太公路又正值封闭断道升级改造,给建筑材料的运输带来了很大困难。对此,杨明东很是焦急,每月初组织召开一次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镇全体机关干部列席参加的镇党委扩大会,由各村驻村干部和党支部书记汇报每户改造进展情况及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安排落实下一步工作措施。同时,对个别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安排督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实施专项督查。

  为了拿下全镇危房改造的重点村——河沙村,杨明东三天两头到该村走访调研。针对该村贫困户多、危房多,居住分散但地处南太主干道公路沿线等情况,杨明东决定分两片建立河沙安置点和翠林安置点,统一建房集中安置。

  在征得区扶贫办、建委、发改委的支持后,从7月开始,杨明东带领该村扶贫第一书记郭三辉和村支两委工作人员上门做群众工作,着力动员符合集中安置的贫困户尽早搬到集中安置点居住,协调解决建安置点的占地及补偿问题,并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异地搬迁资金补助,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补助,土地复垦补偿等扶持政策对接落地。

  在各方协调努力下,河沙和翠林安置点项目得以快速推进,将统一安置贫困户52户。目前,这两个安置点主体工程有望在9月上旬全部完成,10月完成水电安装和内部简装。

  该村第一书记郭三辉高兴地说:“我们河沙村的危房改造能顺利推进,全靠杨明东代表耐心深入的工作!”

  “平时没啥问题,但遇到下雨,屋里就漏雨。冬天日子更不好过,冷风飕飕地往屋里钻,在家穿得比在外面还多”。回想起住老房的日子,桥头居委15社村民陈荣文记忆犹新。

  幼年时的一场小儿麻痹症让陈荣文成了残疾人,30多年来一直蜗居在破旧的土屋里。20余岁时,陈荣文外出务工,娶了老婆,育有两个孩子。三年前,陈荣文与妻子和孩子一同返乡,妻子看到当地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后,丢下两个孩子出走,一直未归。

  杨明东了解情况后,帮助陈荣文一家搬迁到桥头集镇安置点居住。两个孩子上学更方便了,生活环境更好了,陈荣文非常感动。

  截至8月28日,太平场镇5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动工;分散安置的属于农村C、D级危房改造的75户贫困户的房屋改造已全部完成;通过其他方式改造、加固保障性住房改造的62户贫困户的房屋,也已经完成加固修复;剩余安置点集中安置的65户贫困户,有望在年底搬迁入住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