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情暖困境儿童
“爱心妈妈”情暖困境儿童
■廖紫羽
奉节县人大代表韩书利,是永安街道竹枝社区党委书记,也是一位“爱心妈妈”。
第一次接触文文(化名)是在2015年,那时,文文正上初中一年级。那时的文文本应是青春洋溢、阳光开朗的年纪,却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因为在一年前,父母的意外落水身亡,让她从一个掌上明珠瞬间沦落为一颗飘零的星星,这对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来说,打击难以承受。
“妈妈”因为没有了对象,从一个日常称呼变为了陌生词汇,直到韩书利走进了她的生活。
在当“爱心妈妈”的路上,韩书利走得很主动,但与“女儿”最初的沟通却很被动。韩书利说,一位自称“爱心妈妈”的陌生人突然闯入,让本来就寡言少语的文文更加自闭,对自己非常抵触。因此,要想走进“女儿”的内心,必须先了解她的详细情况。
韩书利平日里的工作都是上茬接下茬,她便在晚上抽时间去见文文的爷爷奶奶,了解她的思想动态、喜好、特长等,还到文文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里,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与同学的交往情况等。经过详细了解后,她的心中才有了数。
为了避免触及文文内心的敏感之处,韩书利从辅导文文的学习开始做起,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慢慢和“女儿”靠得更近。
但一个放下课本几十年的人,如何辅导作业?她从朋友家里借了一套初中课本,和“女儿”共同学习、一起进步,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们一起探讨,一起向老师请教。为了赶走孩子心中的阴霾,她还经常带文文出去运动、游玩,引导“女儿”要积极向上、主动接受正能量;每到换季时还带文文去买新衣服,对孩子的关爱可以说无微不至。
有一次,孩子的手机丢了,而文文的爷爷奶奶经济拮据,韩书利跟丈夫商量后,花2000元为文文买了一部华为手机,而那时韩书利一个月的工资才两千多元。
慢慢的,文文厌烦学习的状态有了改善,对韩书利的称呼也从“韩嬢嬢”变成了“韩妈妈”。
“为人父母,孩子就是心头肉。我想尽我的绵薄之力,让她的生活有所改善,能对她的人生产生影响,帮助她成长为一个心中有爱、对社会有用之人。”韩书利说。
如今,文文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繁重的学业让她感觉有些吃力,但“韩妈妈”的关心爱护,让这个曾经少言寡语的孩子,脸上多了些阳光与自信。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韩书利了解到,像文文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2016年,在她的发起和带领下,由李美玲、林志钢、唐建、李小燕、李莹、衡华、廖召萍组成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成功组建。8名困境儿童在她们的帮助下健康成长,其中有两名已经长大成人,一名考上了大学,一名参军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