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眼睛”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智慧“眼睛”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本报讯“您的渝BVB9XX小汽车,于17时03分停在南福一路违停禁停路段,请立即驶离……”近日,家住江津区双福老街的李先生刚把车停在路边,准备下车办点事就走,结果不到3分钟,他就收到这样一条信息。今年以来,在双福街道的许多路段,不少违规停车的居民都收到过类似的提醒信息。据了解,这是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双福街道工委近年来大力助推大城智管的结果。
今年以来,双福街道人大工委多次组织区人大代表,深入到市内外、各社区、专业市场等地走访调研智能化城市管理情况,并提出许多关于加强大数据与智能化城市管理的建议。
“代表们提出,要加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街道城市管理工作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提升。”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浩表示,这些具体的建议为街道智能化城市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街道办事处积极办理代表建议,以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落户为契机,依托综治中心两大平台,积极探索城市智慧化管理新模式,有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据悉,该项目自去年启动以来,已新安装前端设备618路,整合接入2134路,整合政府、重点行业以及社会资源,建设完成前端高清智能视频监控镜头,实现了主干与支节点全覆盖。
此外,街道办事处结合实际,量身打造出超融合的AR实景指挥系统和智慧城市“雪亮交通”等五大板块,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信息共享应用,完成社会视频资源联网整合及共享应用体系建设。同时,街道办事处还为每位城市网格管理员配备网格手机,通过云平台实现对城市管理信息采集、传送、处置的全程实时动态管理,实现对城市管理事务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处置,增加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的“眼睛”,延伸城市管理“触角”。
代表们还对城市管理中长期存在的“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等重点难点突出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在智慧化城市建设中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城市管理“真空”和“盲区”,推动城市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杨伟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