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政府落实人大评议意见

  

渝北区政府落实人大评议意见

百余“红头文件”全面清理

  “满意33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0票。测评结果为满意。”近日,渝北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区政府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票决。

  深入调研 打牢评议基础

  今年3月,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的部署,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启动了评议区政府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相关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调研作为最重要环节,作为开展评议工作的基础抓好抓实,组建5个调研组,调研组成员从人大代表中选择,其中有部门负责人、法律专家、企业家,确保调研过程中谈政策能解读,讲法律有依据,谋发展有共鸣。

  5个调研组各有侧重,深入100家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农业企业、餐饮酒店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区级有关部门、镇街、行业协会、商会等,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制度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区政府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1个主报告+5个子报告,主报告侧重全区面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5个子报告各有侧重调研的领域,更加具体。

  集中评议 发出两份意见

  5月22日,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评议会,听取了区政府关于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的报告以及区人大常委会评议组关于此项工作的初评意见。会议通过分组审议的方式对区政府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进行评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对区政府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的评议意见》,提出了全面清理政策文件、科学制定涉企政策、严格执行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体制机制、厘清职能职责推动问题解决、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力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12条评议意见,交由区政府研究办理。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大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力度的意见》,交由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研究办理。

  两个《意见》、两张“考卷”承载着社会各界对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的希望,也是对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检验和鞭策。

  对标整改 认真答卷显成效

  区政府科学制定涉企政策,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编制《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汇编》,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区政府还完善了民营经济联席会议机制,印发《渝北区民营企业诉求反映、问题办理制度》,收集民营企业诉求问题307件,办结278件,帮助企业融资5.6亿元。

  针对评议意见和调研报告指出的问题,区政府高度重视,对照评议意见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内容和措施,明确牵头单位,确保整改工作落实落地。

  区政府对现行有效的71件政府规范性文件、51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现行瑕疵文件和同上位法相抵触的文件逐步进行修订完善;组织相关部门解读最新优惠政策,开通区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并开设“政策法规”专栏;印发《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加强三级政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减证便民”,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方便企业办事;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推动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17家,取缔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整治中介机构收费乱象。

  11月7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报告的附件列出了整改工作中宣布废止、失效的规范性文件。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也提交了关于加大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力度的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会议指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抓好整改落实,切实解决职能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不高、服务不好等突出问题,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区人大常委会也将继续抓好跟踪问效,持续关心关注民营经济发展。(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