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补医”成历史 我市已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
“以药补医”成历史
我市已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
本报讯 7月30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报告。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公立医院改革应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加大投入,特别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强乡镇街道一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
据悉,我市于2012年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开改革。
市政府关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报告称,我市已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截至2019年底,全市1365家公立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结束了60多年“以药(耗材)补医”历史。
在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中,一方面,深化药品领域综合改革,以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为目标,参与第一批、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57个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0%以上。另一方面,强化医保支付和监督作用,全面实施总额控制付费,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同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健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正在逐步形成。推进医联体建设,全市共组建4种模式的医联体299个,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
“分级诊疗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环节。”在分组审议时,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公立医院应回归公益性,政府应逐步加大投入。
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仍比较突出,建议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不断强化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也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格局,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首席记者 陈敏 记者 黄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