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层层加码” 就地过年别变味 - 重庆人大网

严禁“层层加码” 就地过年别变味

严禁“层层加码” 就地过年别变味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1月27日表示,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希望大家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1月27日中新网)

  随着“就地过年”倡议的全面推广,各地纷纷推出“福利”留人,并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在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决定留在工作地过年,今年春节就地过年将成为主流现象。各地的就地过年政策,主要跟当地的防疫形势有关,各地既要做到严格防控、保障经济社会安全有序运行,又要避免擅自“加码”,强行干涉群众自主选择,导致就地过年政策变味走形。

  我国疫情防控采取分级分类措施,按照各地疫情的具体情况,分为高、中、低风险地区,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高风险地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中风险地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低风险地区“严防输入”。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目前,中高风险地区数量很少,且较为分散,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低风险地区,只要做好基本的防控措施,民众就可以放心就地过年。

  需要看到的是,“就地过年”是地方政府倡议,而非强制性行政命令,也就是说主动权掌握在民众手里,外来人员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是留在工作地过年,还是返乡过年,与家人团聚。而无论外来人员作出何种选择,各地政府也应尊重个人选择,可以用心留人、以岗留人,但不能强制留人,也不宜采取其它手段阻断出行、返乡,这是最基本的底线。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部门在执行防疫政策时,往往为了达到目标而罔顾规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搞“层层加码”“一刀切”等,最终导致政策过于严苛,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比如部分低风险地区发红头文件“不允许村民回家过年”;实行“封村堵路”;挂“硬核”防疫标语吓人;强制低风险地区输入人员隔离等。显然,防疫“层层加码”的做法,背离了精准防控的原则,妨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不合理也不合适。

  因此,各地政府在推行落实“就地过年”政策时,要严格自律,按照分级分类防控标准执行,不搞“一刀切”防控政策,尊重民众选择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愿意留下就地过年的人员,提供相应的福利礼包,安排休闲娱乐活动等。对于确需返乡过年的人员,则要满足核酸检测需求,保障交通出行安全畅通,帮助他们有序返乡,过个健康年、舒适年。(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