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文/图 通讯员 储潇

  在酉阳自治县龙潭水库大坝外,校舍干净、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的致公小学校安静地屹立在王家河畔。

  还未走进校园,朗朗的读书声便丝丝入耳,龙潭镇致公小学校五年级教室里,孩子们睁着求知的大眼睛,聚精会神听语文老师吴珊讲着课文。

  虽然吴珊调到龙潭镇致公小学任教时间不长,但在来该校之前,她在楠木乡乡村小学从事一线教育工作14年。

  在这14年里,从教育一线到兼任学校教导工作,因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吴珊被选为酉阳自治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线上教学行不通?轮流送教下村

  2020年春季学期,因新冠肺炎疫情,酉阳自治县教委大力推广线上教学。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课程,吴珊跟全县教师一样,格外用心备课。

  全县推广统一线上教程后,因为身兼教导主任的职责,吴珊把重心放到组织本校师生有序参加线上教学上。但是,部分孩子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会操作线上教学APP,部分孩子住地偏僻、手机信号差,有的家庭甚至没有智能手机,出现不能正常接收教学信息的情况。

  为解决这个问题,吴珊与同事们研究决定,送教下村。

  在那段短暂又漫长的日子里,吴珊跟同事们排好班,轮流前往各个村便民中心,组织学生及时收看当天的各科线上教学视频,并现场辅导,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不荒废学业。

  学生成绩不理想?研究教学方案

  2020年秋季学期,吴珊刚调入龙潭镇致公小学,学校便安排她任五年级语文教师。这所学校五年级只有一个班,是唯一一个达不到全镇平均分数的班级。

  为真实掌握该班学生情况,吴珊在开学之初就进行了一次摸底测验,18个学生不及格的考试结果着实震住了她。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吴珊积极探寻教育教学思路,通过不懈努力,班级学习风气逐渐好转。在随后的多次考试中,不及格的人数逐渐递减。

  吴珊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课堂上用功只是一部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特别是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于是,她跟学校领导提议,计划在课外开设劳动课,让学生在劳动游戏中进一步规范习惯。

  吴珊希望,通过实践总结和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而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建议,进行推广。

  据了解,龙潭镇致公小学共249名学生,留守儿童就有110名。近年来,该小学进行学区学龄儿童排查,并组织教师向部分在家的特殊教育适龄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吴珊听闻到这个消息后,也主动地加入到送教队伍,同时利用空闲时间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很长一段时间,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里,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留守儿童需关注?一周家访两次

  这一天,吴珊利用午休时间,前往龙潭镇柏香村一组冉艳红家。冉艳红的孩子张昳冉是吴珊的学生。

  前不久,冉艳红刚从外地回到家,看到吴珊到来,热情地迎她进屋。吴珊匆忙与冉艳红打过招呼,便拿出课本,为张昳冉讲起了功课。

  “我虽然常年在外务工,但吴老师经常与我电话沟通。”冉艳红说,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吴珊都会详细地和她交流。

  “吴珊平均一周至少家访两次。”该校校长田密说,到学校四个多月时间,吴珊单送教上门次数已达35次。

  据了解,吴珊平时家访最多的便是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建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落在实处。

  吴珊表示,人大代表是倾听群众呼声、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传声筒”,对于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切实为民排忧解难贡献着积极力量,“我将一如既往立足本职工作,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向社会呼吁,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