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真方便手机就能开家门
智能小区真方便手机就能开家门
■通讯员张玉梅钱美伶
“这个门禁系统很方便,‘滴’一下就进去了,最重要的是安全,能防止陌生人随便进出。”江津区双福街道福城家园A区居民张女士高兴地说,该小区智能门禁系统于2020年10月安装完毕,小区2800余名居民注册了智能门禁系统,“大家积极性非常高。”
这事还要从江津区人大代表赵光权的一次走访说起。
在走访群众过程中,赵光权接到张女士反映:“傍晚有陌生人一直尾随我到家门口,还使劲敲门。我在门口假装大声报警,他才离开,现在想起来都一阵后怕。民警上门来查看,但因为楼道和小区没有监控,也查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听到张女士的反映,结合多次发生的小区居民财产失窃等情况,赵光权意识到,安装智能门禁系统迫在眉睫。
为解决这一问题,赵光权进行了深入调研。他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群众走出农村,选择到城市小区居住。目前,小区分为还建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两大类。江津区现有物业小区472个,能达到智能化标准的物业小区很少。
以江津区双福街道为例,双福街道共有物业小区71个,还建房小区众多、居民身份复杂,在物业管理上也参差不齐,物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且年龄60岁以上特别多,物业管理职能基本上以小区环境卫生保洁为主,安保形同虚设,来访陌生人进出小区基本没有登记个人信息。因此,科学、合理、有效地建设智能小区,对改善小区居民居住环境至关重要,也是未来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针对该片区这一情况,赵光权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在江津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在全区分步建设智能小区的建议》,希望先在有条件的小区试点,并逐步推行小区智能化管理。随后,该建议被确定为江津区2020年重点督办建议。
建议交办后,区住建委等承办单位迅速行动,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广小区智能化建设。一方面督促物业服务企业着力培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操作智能设备的技能,为小区智能化建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强新建小区审核力度,鼓励按照智能小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对于老旧小区,督促其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逐步推进智能化建设。
同时,由区公安局牵头开展更换智能门禁系统工作。该门禁系统支持人脸识别、手机App远程开门、动态密码开门、身份证识别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功能,居民通过该系统设置的小程序“智悦优家”,在家就可以实现联系网格员、报修维护、家政服务、物业缴费、联系邻居等。
门禁系统的安装和使用,为小区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广大居民认可,小区居民王阿姨笑着说:“我都会使用高科技了!中午我侄女来找我,我用手机在家里就把门开了,既方便又安全。”
据悉,智能门禁系统在双福街道试点运行完成后,已进一步在全区推广,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4000套门禁系统的安装使用。此外,区公安部门还将定时为门禁系统把关,确保门禁的使用效果,让更多居民享受安全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