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代表建议传递“街巷声音”
黔江区人大常委会深化“走讲看访”了解群众所盼
让代表建议传递“街巷声音”
“欢迎来濯水打卡,我们这里是黔江区唯一的5A级景区。”近日,在黔江区濯水景区,区人大代表、重庆峡谷城旅游景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佳热情地向游客介绍。作为一名文旅从业者和区人大代表,她坚持深入基层听民意、解民忧,助力黔江文旅产业发展。
近年来,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了“走讲看访”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常态化走基层、讲精神、看代表、访民生;人大代表则根据小组安排,持续“走讲看访”为民办实事,收获了群众点赞。
推动增设文旅公交线路
按照“走讲看访”活动要求,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重庆峡谷城文旅集团副总经理陈路负责联系李佳等三位区人大代表。
“陈委员经常跟我说,要用心用情讲述黔江故事。”李佳说,此前,她工作的地方在阿蓬江流域的冯家街道爱莉丝庄园,在走访选民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问题,并积极推动解决。
“当时黔江城区到冯家街道没有通公交,群众反映出行很不方便。从吸引游客的层面而言,也说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我在区人代会上提出了增设公交线路的建议,得到了及时办理。”李佳说,如今增设的503路公交线路,从黔江玫瑰湾直通爱莉丝庄园,车程40分钟,大大方便了群众和游客出行。
在今年“主任接待日”活动中,针对503路公交线,李佳又提出了增设站牌、进一步优化线路布局的建议。区交通局回复将及时跟进,并统筹优化全区的公交线路,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品质。
走访出来的民生实事
王晓琴是阿蓬江镇初级中学校的一名历史老师,也是一名区人大代表,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毅负责联系。“刘主任有时间就会到我们学校来,跟我交流,了解学校发展、代表履职情况。而作为一名联系基层的人大代表,我也会时时与群众沟通,将群众意见建议反馈给上一级,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王晓琴说。
寒暑假期间,除了对学生进行家访,王晓琴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走街串巷、收集民意。“群众的所思所想必须要靠‘走’和‘访’才能了解清楚。”她说。
在日常走访中,她了解到了辖区童家院子的现状。
童家院子地处阿蓬江镇石合村,乾隆年间修建,距今约260年。大院由四合院、土家吊脚楼、练兵场、私塾学堂等组成,四周是用石头砌成的防御性的围墙。整个院子坚固紧凑,布局合理巧妙。“但因其年久失修,房屋无人居住和打理,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不进行保护太可惜了!”王晓琴说,她在今年初召开的区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恢复保护童家院子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建议”。
“今年4月,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阿蓬江中学,给我当面作了回复。”王晓琴说,工作人员还到石合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目前该项目已纳入2025年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规划。
搭建代表履职“新平台”
“创新开展‘走讲看访’活动,是为了促进‘两个联系’工作具体化、常态化、实效化。”黔江区人大监察法制委主任委员刘跃介绍,自2022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印发开展“走讲看访”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每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3-5名基层人大代表,实现全区108名基层人大代表全覆盖。同时建立基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会后座谈机制,让基层人大代表走进人大机关了解常委会工作。
此外,黔江区人大常委会还印发了《重庆市黔江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办法》,要求每名人大代表相对固定地联系10-15名选民群众;依托代表“家站点”开展轮值接待选民活动,持续开展“三联三问三送”等代表主题活动。
刘跃说,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还通过代表“家站点”等平台,通过群众意见“收音壁”等渠道,主动了解党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情况,并通过“三方议事”等载体予以推动落实,助力群众大小事得到有效解决。
据统计,2022年以来,黔江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选区走访选民群众53000余人次,接待选民8500余人次;收集各类民意问题2506个,开展各级议事活动1024次,推动解决群众诉求825件。
见习记者|张英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