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巷子有了观光电梯
人大调研听民意 游客建议被吸纳
忠州巷子有了观光电梯
近日,随着忠县川祖庙西桥头新建成的标志性建筑——“忠州巷子”观光电梯的落成,来此游览的人流量因此翻了番。同时,忠县的多条旅游公路,因地制宜增设了观景台、停车带、骑游道等“慢游”服务设施,成为游客的“打卡点”。
这些变化,来自于市民和游客的建议和期待。能将此迅速地变现,更得益于忠县人大常委会将游客建议吸纳进审议意见问题清单,并督促县政府进行研究处理。
游客抱怨路难走
今年4月,忠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文旅工作在文化融入、打造旅游精品、乡村旅游提质等方面亮点突出。以2023年为例,忠县荣获全国文旅融合发展优秀城市,全年接待游客1460万人次。
调研了解到,关于进一步改善交通问题的呼声很高,此外,配套服务能力、核心品牌打造、营销宣传力度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调研时,有游客反映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道路弯多路窄,旅游公路等级不高,存在交通通行不畅等问题。”忠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从全县的情况看,各景点之间未形成环线,通行时间长,降低了游客到访意愿。而有些景点缺乏停车场、便利店、餐饮等基础服务设施,民宿住宿条件也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在“忠州巷子”实地调研时,一些商铺业主和市民就反映,忠县中心城区往返“忠州巷子”之间的路段,因为地形原因,市民步行需要绕行30分钟左右,大大降低了出行意愿,建议加装观光电梯。
审议意见附上问题清单
今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要强化旅游品牌宣传营销,进一步扩大忠县旅游对外影响力;要抓好“忠州八景”统一运营,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健全文旅产业发展机制,进一步营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良好环境等审议意见。
同时,在审议意见中,附加了问题清单,围绕文旅融合、配套服务、品牌打造、宣传营销、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11项需要整改的问题。据悉,这份问题清单中的问题,有三成左右来自于市民和游客的建议。
“我们在实地调研中,随机询问了当地居民以及前来游玩的游客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进行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反馈给县政府。”忠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问题整改率达88%
根据审议意见,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细化分解整改任务。通过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目前11项问题整改率达到88%,其余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针对交通问题,县政府强力推进景区道路建设。目前,黄金至大岭等部分乡村旅游景点道路、忠石沿江旅游快速公路等已建成通车,县城至皇华城景区旅游道路升级改造完成。同时,以三峡橘海连接道、新立田园综合体环线、独珠半岛环线、磨子乡村振兴路网、天子山环线、黄金至大岭公路、忠信大道、忠石沿江快速公路等一批旅游公路沿线,因地制宜建设观景台、停车带、骑游道等“慢游”服务设施,有力推动“忠州八景”运营,较好地形成了“快进慢游”新格局。
此外,在县人大常委会监督下,县政府不断提升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忠州巷子”观光电梯、大岭佛耳岩景区道路、电竞馆到南滨公园道路、电竞大道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已全部完善。
尤其是“忠州巷子”安装观光电梯后,不仅解决了游客量少、人气不旺的问题,商户也增加了11家,丰富了消费场景,提升了游客体验感,游客数量和营业额大幅度提升。
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监督县政府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渝万高铁和石宝寨景区连接道建设。同时,完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设施。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