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米粉产业发展“添柴加火”
綦江区赶水镇人大代表深入调研献良策
为米粉产业发展“添柴加火”
“今年全村种植米粉专用稻的量还是不够,计划明年扩大种植面积。”“米粉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承诺大家种多少稻谷我们就能收多少,越多越好。”近日,在綦江区赶水镇香山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人大代表、村民农户、米粉商户和企业代表正围坐一圈,为明年赶水镇米粉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赶水镇人大积极发挥代表作用,让人大代表深入开展产业发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全力助推产业发展。
鼓励更多村民种专用稻
香山村是赶水镇典型的山地乡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村民亩均产值较低,发展缓慢。此前,在走访调研时,12名人大代表精准收集到了乡村产业发展滞后、亩产值低等问题。随后,在位于香山村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代表们征集到了许多对村级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我家三代都是做米粉的,当选人大代表后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在赶水镇人大的引导下,就想着从自己最擅长的米粉产业做起。”镇人大代表张基冲提出了香山村关于“做强米粉产业,建设米粉品牌,打造米粉链条”的建议。
“米粉专用稻的种植面积还是太少了,许多村民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水稻种植,对专用稻种植技术不了解不清楚。”镇人大代表、香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秀峰建议,必须加大力度号召农户们种植米粉专用稻。
两位代表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其余人大代表及群众的一致认可,并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很快予以实施。
同时,镇政府还陆续邀请了多位农业专家、种植能手,到香山村的田间地头,给大家讲解米粉专用稻的特点,传授大家种植技术,让更多村民加入其中。
“速食”米粉上市受追捧
“要想把米粉产能提上去,首先必须扩大专用稻种植面积,同时,应强化村域之间的合作,共同打响米粉品牌!”近日,在赶水镇人大组织的代表联合视察米粉产业活动中,镇人大代表、马龙村党支部书记杨芳提出建议。
为聚合米粉产业发展力量,增强产业实力,人大代表们积极协调统筹,赶水余家婆婆米粉、小渔沱米粉等本乡本土实力米粉商户被纳入米粉产业链和米粉商会中。
在代表们的全力助推下,香山村的米粉产业实现了升级发展。
目前,迪辰兴农业公司投资了200余万元,将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赶水米粉加工中心,新建米粉自动化生产线1条,最大年产能可达3000吨,预计年产值1500余万元,可带动香山周边2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
此外,人大代表们还联系重庆食品研究所,建立了赶水米粉“研发站”,并与壹合食品合作,创新打造出首款“綦江米粉”速食产品。
第一批产品一经面世,便迅速销售一空,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走出了赶水镇米粉品牌建设坚实的第一步。
招牌更响群众腰包更“鼓”
得益于米粉产业链的初步建立,畅通的渠道带来了大量的需求,2025年米粉专用稻种植面积将增至3万亩,为米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产业发展起来了,张秀峰还积极“牵线”,帮助米粉工厂招收工人,同时解决更多群众家门口的就业需求。“我们有的村民家里种植了米粉专用稻,还能在米粉厂当工人,相当于家门口挣了双份工资!”张秀峰笑着说。
赶水镇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赶水镇人大将继续探索推进“农户+种植基地+公司+市场”产业联动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用高质量代表工作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兴产、强镇、壮村、富民。 (记者 张英 通讯员 宋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