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一特色 为基层民主添活力

涪陵区首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投用

一站一特色 为基层民主添活力

 

12月13日,涪陵区首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正式投入使用。这6个由人大代表“家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室融合建成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各具特色,通过共建共享共融,让基层单元实践活动更加丰富、更具生机、更有活力。

先行先试打造样本

据悉,为了进一步做深做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涪陵区先行先试、科学谋划、探索创新,首批集中建设二渡、龙湾、建峰、高新区、蔺市、武陵山大裂谷6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

这6个实践站坚持党建统领,以人大代表“家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室为基础,建设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人大核心业务延伸基层、广泛汇聚民意吸纳民智,有关国家机关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常态化服务人民群众”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基层单元。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在指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的建设中,坚持一站一特色。

比如,二渡基层实践站以江北街道二渡村人大代表活动站为基础,突出服务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榨菜产业发展,将基层实践站与各类村服务阵地、“141”基层智治体系协同融合,让“小空间”释放“大能量”。

而龙湾基层实践站以荔枝街道龙湾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为基础,与各类社区服务阵地、“141”基层智治体系等协同融合,突出服务老年人、未成年人、新就业群体,推动党的工作更“可感”、基层民主更“可触”、群众幸福更“可及”。

探索企地共治模式

高新区基层实践站主要依托市人大常委会涪陵高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管理,立足园区、面向企业,突出立法征询“直通车”、服务企业“连心桥”、普法宣传“主阵地”功能,全力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

建峰基层实践站以白涛街道建峰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为基础,探索形成与代表活动站、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居民议事厅一体化建设。探索“133”工作法,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企地共治、集成融合”。注重“阵地办+线上办”同呼应、“请进来+走出去”相互补、“强监督+重反馈”全链条三个环节,撬动基层单元“活跃指数”。

助力景区提档升级

蔺市基层实践站主要依托蔺市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法治宣传、视察调研、联系群众、建言献策、司法监督、会商决策六个作用和运用紧密联系群众“零距离”为内容的“360”工作法,打造人大代表、议事代表履职尽责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学习交流的“家园”。

而武陵山大裂谷实践站主要依托区人大代表李松原工作室,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不定期邀请当地部分区、乡人大代表座谈,形成1名分管领导+1名中层干部+1名工作人员+N名区、乡人大代表的“1+1+1+N”日常工作模式,将大裂谷景区投诉处理与接待选民紧密结合。

“传统的代表‘家站’主要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而基层实践站更加注重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集成融合。”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景耀表示,接下来,区人大常委会将扎实推进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基层单元各项工作,突出标准化运行、数字化赋能、智能化管理,加快形成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基层单元格局。 (记者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