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更暖心 “少一点”更舒心
“总想着为群众多做一点事情,让他们少一点烦恼。”这是人大代表的心里话。
为了这句话,我市各级人大代表从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小事入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无论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都是代表们用实际行动呵护着这座城市,让温暖常驻群众心间。
多一点
多了“劳动者港湾”
新就业群体有地方歇歇脚

“太好了,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高温天气,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心歇脚的地方。”近日,在九龙坡区华岩镇华岩新城社区新建成的“劳动者港湾”里,一位外卖小哥激动地说。
据了解,华岩新城社区拥有6个大型楼盘197栋住宅楼,常住人口约四万人。为这个社区服务的环卫工人、快递员、房产中介等新就业群体有上千人,他们每天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以前却没有一个可供短暂休息的地方。
“能否在金建路轨道站旁修建一个休憩驿站?让新就业群体可以歇脚休息。”今年6月,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李泽军在华岩镇民安华福实践站举办的主任接待日活动中提出建议。
“这个建议立足民生,应该采纳!”当天,参加活动的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国明听了李泽军的建议后表示,驿站不仅要提供基本的休息设施,还要优化功能分区,确保能够真正成为“劳动者港湾”。
在推动“劳动者港湾”建设的过程中,李泽军带领代表们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到了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深入社区听取居民和新就业群体的意见建议,确保建设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同时,代表们主动参与到规划设计中,提出建议,确保“劳动者港湾”的布局和功能分区更加合理、完善。
此外,代表们通过社区公告、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劳动者港湾”的建立和新就业群体的辛勤付出,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劳动者港湾”,也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温暖人心的工程中来。
承建部门工作人员也积极响应,走访调研周边环境,充分考虑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在规划布局时,他们设计了休息区、饮水区、充电区等多个功能区,以满足不同新就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劳动者港湾”终于迎来建成的日子。
“这里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我们可以来这里喝水、给手机充电,还有常备药物。非常感谢大家给予我们的温暖和关怀!”一位清洁工表示。
代表们表示,将持续关注新就业群体,让他们在忙碌工作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也让这座城市因为这份温暖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通讯员 刘福昀)
多了惠民电影院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电影院,以后看电影就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了!”最近,江北区复盛镇的惠民电影院正式建成投用,福生路社区居民陈大爷很高兴。
据了解,该惠民电影院总面积约350平方米,包含三个放映厅,可同时容纳约150人观影,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复盛镇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这一惠民项目的落地,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和监督推动。
去年11月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前,复盛辖区的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通过参加“周三夜话、周六院坝会、每月报告会”的“民情三会”,广泛征集群众对于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经过调研走访,代表们了解到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群众对文化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但镇上还没有电影院。”复盛镇人大代表汪芮在参加第三代表小组议事活动时提议,将建设惠民电影院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在代表们的推动下,惠民电影院项目于今年2月正式确定并纳入复盛镇政府工作计划。
此后,代表们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每月跟踪督办。在项目工期因消防、防火门、座椅安装等问题延后时,汪芮及时报告情况,镇人大联合镇纪委形成双重监督机制,有效推动了项目的加速落成。
据介绍,该惠民电影院每周会免费放映一次电影,此外会为困难群众提供电影票优惠服务。(通讯员 周吉玲 左芷渝)
多了体育公园
居民锻炼有好去处

“终于可以在家门口打篮球了。”近日,在渝北区鸳鸯街道金岚社区新建的体育公园,前来打篮球的居民李大哥高兴地说,这里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也配备齐全。
据了解,金岚社区是2023年3月成立的社区,有常住人口近2万人。随着入住率不断提高,居民对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为此,渝北区人大代表曾建全深入社区调研,并在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金岚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的建议》:可将金岚社区旁的闲置空地建设成社区体育公园,拓展居民活动场地,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收到建议后,鸳鸯街道将其纳入2024年街道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其间,街道组织工作小组多次实地查勘,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城市体育公园建设。
今年8月,施工队正式进场。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9月底金岚社区体育公园正式建成。
白天,老人来这里唱歌、跳舞;晚饭后,年轻人来这里打篮球、羽毛球……大家都对这个“家门口”的体育公园赞不绝口。 (通讯员 陈丹)
多了充电站
车主“续航”更方便
“以后不用到处找充电桩了,而且有快充、慢充可供选择,这对我们赶时间的人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近日,家住黔江区城西街道税苑小区的文先生来到位于城西三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经过一番简单操作就为爱车充上了电,直言人大代表为群众办了一件实事。
广受好评的充电桩能顺利落地,就不得不提到黔江区人大代表张卫。
“张代表,买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是不是可以提个建议,在城区多安装些充电桩哦?”今年初,有居民向张卫反映。
随后,张卫走访了黔江城区各小区及周边乡镇,实地了解相关情况。经过调研发现,黔江区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缺乏统一设计规范、布局不合理、数量较少、管理和监督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日渐普及,公共充电设施却有待完善。”带着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张卫在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
收到建议后,黔江区经济信息委迅速组织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分析,共同研究办理方案。
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张卫深入走访群众、与承办单位交流座谈,掌握建议办理进度,协商办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结合城区功能布局、人口密度、公路沿线设施等具体情况,我们制定的建设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充电站80座、超级充电站10座、换电站3座、公共充电桩704个、自用充电桩2842个。”黔江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充电站运营如何?还有什么意见建议?”充电站建成投用后,张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走访调研,向充电站工作人员及来往车主征询意见建议。
“目前存在桩少车多、充电完成后持续占用充电桩的情况。”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张卫表示,将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及运营情况,助推项目更好发挥作用。 (通讯员 蔡肖霞 陆显德)
少一点
少了废弃变电站
打通“堵点”畅民心

拆除中

拆除后
日前,位于沙坪坝区新桥正街200号和渔场湾38号交界处马路中的一座废弃变电站台基被顺利拆除。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消除了当地的一个安全隐患,也改善了周边的交通拥堵状况。
据了解,该交界处原为400KVA变电站,由高压电柜、低压电柜和变电站台基组成,变电站使道路由双向8米宽车道变成了4米车道,导致车辆出行只能绕行小区东向出口,此段道路成了堵点。
而随着新用电线路的规划与启用,原有变电站已失去功能,疏通这一堵点、恢复道路畅通,成了周边居民的迫切愿望。
沙坪坝区人大代表曾佑明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后,在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相关建议。该建议交由区经信委主办、新桥街道协办。
随后,沙坪坝电力公司先后完成了低压电柜拆除、高压电柜移除、变电站台基拆除工作,彻底消除了这个堵点,让道路恢复了畅通。 (通讯员 谭智丽)
少了广场舞噪声
扰民“顽疾”解决了
“每天晚上7点半就开始跳广场舞,音响声音特别大,我在楼上打电话都听不清楚。”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广场舞吵得人精神都不好了。”
……
近日,铜梁区平滩镇龙潭社区居民廖雪梅等人来到镇上的人大代表之家,向“坐班”的区人大代表陈明凤反映九龙街小广场噪声扰民的问题。
据了解,九龙街小广场位于平滩场镇中心,占地1500余平方米,一直是周边居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但随着场镇居住人口增多,每天到九龙街小广场跳舞的人也越来越多,音乐声太大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影响。
接到群众反映后,陈明凤赓即联系唐树伦、戈俊杰两名镇人大代表,一同来到九龙街小广场,向周边居民了解广场舞活动情况及噪声扰民具体情况。
“我们准备筹资买一个音响,只要开始跳广场舞,我们就对着放,听听到底谁的声音大。”谈到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周边居民怨声载道,更有个别群众情绪激动,表示会予以“反击”。
陈明凤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通过建议的形式向镇人大反映。
在镇人大协调和督促下,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到九龙街小广场开展现场办公,协调广场舞组织者、群众代表商定每天跳广场舞的时间、地点和伴奏音量,要求广场舞组织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及时有效化解矛盾。
为了杜绝噪声扰民事件再次发生,陈明凤和部分人大代表一道,联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查,及时劝阻噪声污染行为,并向广场舞爱好者普及噪声污染防治、治安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广场舞爱好者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邻里一家亲、团结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姜汝彬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