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问效 守好群众“钱袋子”
如何通过监督“利剑”管好人民的“钱袋子”,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机制,成为人大财经监督探索的改革命题。
2024年以来,重庆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探索“听取—反馈—吸纳—评估”闭环流程,强化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深化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努力增强预算审查监督质效。
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工作
政府预算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福祉。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把加强预决算审查监督作为履职重点,在纵深推进审查、监督预决算执行过程中勇闯改革深水区。
比如,通过参加预算公开评审,对预算编制环节进行监督。
为了提高宏观政策服务保障能力,市财政局靠前报告预算安排,加强政府对预算安排的统一审核把关,通过“提前报告+公开评审”协同联动,推动公开评审与预算编制质量、重点绩效评价、审计监督检查挂钩,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
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将监督关口前移至预算编制环节,在每年财政部门审核编制次年预算时,组织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预算审查专家,全程参与市级部门预算支出标准、重点项目支出预算的公开评审,推动预算编制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对全市37个部门78个重点专项实施公开评审,重点审查项目依据是否充分,项目支出标准是否规范、科学,项目支出是否与绩效目标匹配,并结合项目接受审计及整改情况,对存在相关问题的项目预算不再纳入次年预算范围,资金额度审减约3344万元。
“通过评审可以看出,市级部门的重点专项项目设置更加科学、政策内容更加明晰、支出投向更加精准,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得以深化,绩效的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进一步发挥。”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突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和高质量发展,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聚焦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任务,探索建立预算编制工作提前介入机制。每年预算编制工作启动前,例行召开通报会,听取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关于预算编制的意见建议。在预算报告、预算草案初步形成后,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还会协同财政部门召开片区会,征求全市38个区县的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对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意见建议。
“通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也增强了代表对预算审查的针对性、有效性,为代表大会审查批准预算奠定坚实基础。”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问效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
如何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对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绩效监督也是人大监督的重点之一。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项目支出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会同财政部门对两个重大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
其中之一就是2019至2023年度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项目。
近年来,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呈现出进入早、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多、空巢化等特点。为加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养老服务覆盖短板,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市政府提出了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全覆盖的总目标,计划2019年启动建设,2020年实现对街道、社区的全覆盖,2022年实现对乡镇、行政村的全覆盖。
这次评价对象为全市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项目,评价范围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的养老服务专项资金。
从人大的监督角度,重点了解项目在决策方面,“全覆盖”总目标与老年群体养老需求总量是否匹配,内部功能分区与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是否相符等;管理方面,项目建设及验收管理是否规范,资金分配是否科学合理等;产出方面,建设完成数量是否按任务目标完成等;效果方面,养老服务是否满足公众需求、设施设备利用率状况如何、服务对象是否满意等。
“我们也针对绩效评价中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意见,并反馈给相关单位。”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近年来,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加强对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绩效运行情况的监督,先后对21个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推动相关单位加快资金使用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持续开展了重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如2023年选择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和重庆理工大学智慧学院建设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重点专项资金绩效评估,评估结果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同时,督促财政部门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报告、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报告、部门绩效自评报告随决算报告提交常委会审查。并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公开评审重要参考因素,有效实现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挂钩。
推进预算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
“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机制”是民主与法制领域的改革项目之一,市人大常委会将完善预算和国资联网监督系统作为数字人大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推进系统迭代升级明确了清晰的路线图。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目前,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已完成三期建设,具备查询、分析、预警、服务四大功能,并全面升级为经济监督、预算监督、国资监督、审计监督四大业务板块,形成了八大特色功能模块。
比如,收支规模和结构的监督模块,实现了对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情况、历年增长变动情况以及各项支出历年占比变动情况的监督;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监督模块,可实时查询每一笔财政拨款支出的时间、项目、用途、对象、账户信息,并重点关注单个预算超过1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执行情况;而转移支付监督模块,可实时查询中央对重庆的转移支付情况,通过转移支付纵向穿透式监督,从市财政、区县财政、预算单位三个环节跟踪每一项转移支付的分配和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分配时限和支出进度等设置预警提示。
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正在探索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充分运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大数据信息,坚持每季度分析重点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对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采取“线上函询+线下座谈”方式向存在问题的部门单位发函,要求其认真分析、说明原因并及时书面反馈情况,并通过召开被函询部门单位座谈会详细研究整改措施,促进部门单位规范预算执行,目前已累计函询51个部门,涉及项目资金1498.6亿元。
据悉,在预算公开评审中,对累计三次被函询、项目预算执行不理想的部门单位,评审组要求其调整项目或由财政部门调减甚至收回预算,近年来已有36个项目因函询而被否决或审减预算。 (记者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