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小单元释放大能量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重庆各级人大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持续巩固完善、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平台载体,着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搭建民主“大舞台”,激发民主“大能量”。
改革破题 活力涌动
暖阳高照,奉节县白帝镇的早熟脐橙迎来采摘期,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山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现场,由村民组成的管护队沿着新修整的13公里白帝大堰检查。他们说,这是让钱包鼓起来的源泉,也是通过人大代表票选出的“自家工程”,必须得保护好。
白帝镇是脐橙种植大镇,辖区的白帝大堰滋润着沿线5个村万余亩脐橙。近年来,由于滑坡、淤堵导致水渠断流,沿渠果农争水灌溉,矛盾频发。
白帝镇人大代表进院坝、访农户,召开“围炉煮茶”民意恳谈会,收集到群众整修白帝大堰的强烈愿望,并票决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
施工过程中,人大代表定期检查项目进度,大到项目施工图、小到水泥标号,都一一过审,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工。项目建成后,石庙村人大代表活动组组织100余名群众组建管护队,定期开展巡护、检查,确保大堰正常运行。
深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市人大常委会以改革激发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活力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深化改革推动机制创新,着眼构建更好体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实践平台,积极推进“创新基层人大会议制度,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重大改革项目,探索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区县人大“年中会议制”、乡镇人大“季会制”、区县乡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使人大法定职能和代表履职常态化直达基层末梢,让群众对“家门口”的民主政治可感可知。
2024年,全市38个区县770个乡镇、221个街道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选),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38个区县人大全部召开年中会议,233个街道实施议事代表会议制,529个乡镇实施“季会制”,重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品牌不断亮起来、热起来,群众参与度更高、获得感更强。
发展“家门口”的民主
每月的20日,位于涪陵区白涛街道的建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格外热闹。居民除了来办理医保、社保等业务外,还会到二楼的代表活动站,向在此接访的区人大代表、议事代表反映问题。
退休多年的老职工许双诚是一名议事代表,每逢这天就早早来到活动站,一一记录老百姓的“揪心事”。
原来的建峰社区并未修建农贸市场,商贩仅是在固定的露天院坝销售蔬菜、水果等。每逢下雨,给周边居民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在接访时,许双诚就收到了多位居民的反馈,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
许双诚及时将群众呼声反馈至街道。街道也很快有了回音,划拨40余万元为社区建起农贸市场,不仅设置了固定摊位,还加装了顶棚,大大方便了群众赶场买菜。
建峰社区代表活动站还是涪陵高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采集点,承担着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立法意见征集任务。2024年上半年,建峰社区收到了开展《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草案)》立法意见征询的任务。
“既然是一卡通,为什么不能用那张卡到银行取钱?”立法信息采集员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群众介绍条例主要内容后,就收到不少群众反映,希望让一卡通的适用范围拓展到金融服务领域。随即,立法信息采集点就将群众诉求上报,这一建议已被完全采纳。
代表“家站”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和主阵地,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立法民意“直通车”,这些“小单元”就建在群众身边,是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平台,也是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已建成11000余个代表之家(站、点),四级人大代表和议事代表均统一混编进“家站”;全市建成基层立法联系点39个,实现区县全覆盖。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这些平台还在融合,功能正在拓展。黔江区全面推广“三方议事”制度,提升民情收集处理转化能力;江津区探索建立“津彩智联”代表联系系统,让群众少跑路,办事快起来;綦江区与贵州毗邻地区建立6个联合代表之家,推动多元共管、跨省共办、服务共享;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次聘请外籍人士担任信息采集员,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也让世界从细微处看中国民主。
着力打造特色基层单元
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各级人大的职责使命,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市委就聚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实践制度体系、标志性成果,着力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市域实践新范例作出具体安排,提出全市人大工作要争创“四个显著效果”、落实“四个方面”重要任务,要求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基层单元,持续丰富人民群众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平台载体。
党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连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炯率队,前往涪陵、城口、丰都、巫山、巫溪等地,调研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情况,并与部分区县人大座谈交流有关情况,听取相关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还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借鉴,进一步明确特色基层单元打造的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工作标准、实施方法。
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一场场座谈交流的思维碰撞,让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基层单元的思路更加清晰——
要突出政治性,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特色基层单元的打造。
要突出人民性,立足特色基层单元来源于基层、扎根基层服务特点,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延伸人大工作触角,及时反映人民群众诉求、建议。
要突出特色性,有创新思维,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全面结合自身特点,谋划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平台载体。
要突出集成性,坚持共建共享、集成融合、协同发展,注重线上线下融合、人大系统内部载体之间融合、人大系统与其他基层民主治理渠道融合。
要突出联动性,市人大常委会要发挥牵头指导推动职能,区县乡镇(街道)人大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放大改革效应。
要突出科学性,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形成一整套简便易行、科学完备、有利于激发基层创新创造活力的评价指标和工作机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下,全市各级人大正紧扣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上下协同、稳步推进、持续用力,积极推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基层单元基层工作,用一个个基层“小单元”稳稳托起民主的“大舞台”,让人民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人民意志得到充分体现、人民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人民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记者 黄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