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治出”幸福家园

移民小区无物管问题多 人大代表来帮忙

居民自治“治出”幸福家园

 

万州区是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总量较大的城市,辖区有不少三峡移民迁建小区,百安坝街道的富民花园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移民小区,它的“老旧乱”问题曾备受关注。

在万州区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的助力之下,如今的富民花园由“乱”到“治”,建成绿树成荫的中庭花园、整齐划一的停车位……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幸福家园。

旧改后出现新问题

富民花园于2001年建成,小区有占地移民167户,城区划转移民1239户,总人口3112人。因无人管理,小区一度面临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设施老旧严重、配套设施缺失等问题。

2019年,万州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拆除富民花园违章搭建300余处,规范小区乱摆摊点商户22户,为小区规划停车位125个,增加儿童、青年及中老年活动空间7处,新增桌椅等便民设施30余处。经过两年整治,小区环境发生了变化。

2021年6月,百安坝街道帮富民花园引进物业公司为居民提供服务。谁知好景不长,物业公司因收支不平衡离场。此后,小区内接连出现乱设摊点、乱停车辆等问题,导致环境变差、矛盾突出。

今年初,区人大代表何贤红、张学斌、黄青松等在走访选民时,吴锡祥等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何贤红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征求居民意见。经多方讨论,大家建议在富民花园小区实行“社区引领+居民自治”管理模式,推动矛盾化解。

百安坝街道党工委也直面群众呼声,会同人大代表、相关部门、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等,民主商定出台《富民花园小区社会化管理方案》,并于4月起,按“党建统领、居民自治、专业管理、社区托管”的方式,在小区试点社会化管理。

下沉式服务基层治理

根治痼疾,绝非一日之功。

5月初,富民花园重新启用车辆管理系统。但少数居民不理解,20多根道闸杆先后遭到损坏。街道、社区及时联合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多次给居民做思想工作。最后,大多数居民认识到小区管理的重要性,道闸杆再未受到损坏。

为方便小区周围“上班族”及购物人群停放车辆,小区还提供约80个车位供大家白天临时停放,给群众带来极大便利。

今年6月,街道议事代表兰江、邓国兴在群众中了解到,小区内摩托车、三轮车不按规定行使、乱停乱放,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引发不少矛盾纠纷。

该问题反馈到社区后,社区落实相关人员设计安装了一套专门适用于摩托车、三轮车进出的管理系统。由小区楼栋长逐一登记,核实是否本小区车辆,并发放电子识别牌,实行进出刷卡制;同时,在小区内规范设立专门的停放点,确保车辆有序停放。

9月初,区人大代表邓如龙在走访中接到群众反映,小区中庭花园路沿石部分损坏,希望尽快安排维修。邓如龙及时将意见建议反映给了社区。10月底,百安社区和区房管中心维修花坛路沿石约300米,并常态化开展花木修剪,持续美化小区环境。

“在推进‘社区引领+居民自治’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持续推动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人大监督与基层治理相衔接。”人大百安坝街道工委主任冉瑞琳介绍。

问题小区变幸福家园

如今,富民花园小区“社区引领+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小区内房屋设施由万州区房管中心富民花园工作点管理,包括日常管护、下水管道清理、房屋维修等;清扫保洁由百安坝街道办事处聘请人员清扫;小区内日常事务由社区管理。小区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组织化、常态化。

如此蝶变,得来不易。

为了持续巩固治理成效,人大百安坝街道工委决定设立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该小区。

今年10月,百安坝街道富民花园小区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正式设立。

日前,民情联络点开展了接访选民活动,部分区人大代表和街道议事代表现场接访选民,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代表们收集到20余名选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并针对个别突出问题进行一对一接访。同时,结合当前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联合百安坝派出所民警宣传反电信诈骗知识,共同守护和谐美丽家园。

“未来,我们将继续把人大代表家站点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增强代表工作的生机活力,让代表‘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冉瑞琳介绍。 (记者 宋婷婷 通讯员 史宗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