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个高质量” 做好代表建议“答卷”
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任天银
人大代表建议内容和办理的质量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内容”高质量能够精准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关切,有助于让人大监督和政府决策更贴合实际需求,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精准性、提高行政资源使用效率,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增强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而“办理”高质量是政府部门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体现,通过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能够切实将代表建议转化为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动能,真正做到取信于民,提高政府公信力。
笔者认为,要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需重点聚焦培训、调研、筛选、提交、审核、交办、督办和测评八个关键环节,并实施闭环式管理。
培训——人大代表的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直接影响所提建议质量的高低,因此,强化对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的能力培训至关重要。各区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或各乡镇人大可围绕“如何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对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让代表了解现阶段国家方针政策和党委工作要求,熟悉政府工作职责及运转规程,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绝大多数群众集中诉求和所思所盼的方法路径。通过培训,让代表具有分析建议内容是否具备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能力。
调研——“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人大代表只有在调研上下苦功夫才可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乡镇人大要做好人大代表调研的组织引导工作,让代表在调研中宣传好党委政府工作方向、惠民政策的同时,能实实在在深入一线,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收集全面准确的信息,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分析归纳整理出意见建议。
筛选——乡镇人大要对辖区代表所提建议进行认真筛选,主要看建议的合法性。要符合宪法法律规定,同时检查建议是否符合区县的职权范围和当地事务范畴;看建议的必要性。要考虑涉及多数群众利益的关键事项、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重要事项;看建议的紧迫性。重点筛选代表建议中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事项,同时要考虑建议是否涉及时令季节、政策适用的时效性等;看建议的可行性。乡镇人大要对当地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现有的政策框架下是否能够实施作出评估,指导代表对不符合实际的建议作出适时调整;看建议的准确性。要做到建议所提的问题清晰、表述准确,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方向,便于后期跟踪和督办。
提交——经过乡镇人大筛选后的建议返回代表,由代表按程序在会议或闭会期间提交区县人大相关机构,填写相关表册,并完善相关资料。
审核——人代会相关机构对收到的代表建议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内容分发给人大相关委室和常委会工作机构,按照必须、值得、可行三个原则进行审核把关,提出是否纳入的明确审核意见。代表工委根据有关委室的审核意见及时与乡镇人大和代表本人沟通。
交办——代表工委根据承办部门职责对审核合格的建议进行梳理归类汇总,在工作过程中做好与区县政府有关单位的充分沟通,务必做到梳理完整、归类准确,然后通过系统向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交办。
督办——区县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建议办理的监督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要从四个方面不断提升监督实效:一是制度保障。要建立完善建议办理制度和监督办法,明确办理的程序、时限、标准及责任追究等,让监督有章可循;二是过程跟踪。由常委会领导牵头,常委会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吸纳部分人大代表参与,对代表建议办理实现全覆盖监督;三是专项视察。针对重点领域或热点难点问题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人大常委会应组织专项检查或视察,深入实地查看办理推进情况督促其整改提高;四是结果运用。将各承办单位办理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并组织人大代表对承办单位开展满意度测评。
测评——区县人大常委会在次年人代会上组织人大代表对意见建议办理进行测评,并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评选出先进承办单位和优秀意见建议。将测评结果和评优评先结果,向党委报告、向政府通报、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