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任五届人大代表的她 做活村里的“水文章”

“如果不解决饮水问题,如果不发展产业,村民的日子怎么会越来越好呢?”61岁的江津区人大代表、陡石村党委书记兰庆容,每每讲述曾经做的“水文章”,语气总是坚定有力。

扎根基层33年的她,已连任五届江津区人大代表。从2002年至今,她提出的每一件建议,都满载对群众的深情。

13年不涨价的“甘泉”

“以前喝水难得很,干旱的时候,全靠村里的洒水车送水。”村民张奶奶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满是感慨。

陡石村地势偏远,水资源匮乏,尤其是老房村一带,“饮水难”问题更严重。每到旱季,村干部就成了“送水工”。

“那时候村里的路不好,洒水车一路颠簸,到村里的时候水都洒了一半。”兰庆容说:“不送不行,群众没水喝是大事。”

早在2010年,她经充分调研后,向江津区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解决陡石村饮水难题的建议》。建议里提到“水是民生之本”,打动了区相关部门,自来水工程于2011年全面启动。

随后,兰庆容号召村民自筹资金,并积极参与施工协调,完成了分表安装。

陡石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民们感激地称呼兰庆容为“送来甘泉的人”。

“我们村的水费是每吨4块钱,13年没涨过一分钱。”兰庆容语气里难掩自豪。

最近两年,兰庆容又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陡石村环境破破烂烂的,很多年轻人因此离开,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她提出建议,申请将陡石村纳入人居环境整治范围。

整治于2022年10月启动,施工现场热闹非凡,村民们自筹资金、捡垃圾、平道路……个别反对的村民,也在兰庆容的耐心劝说下主动加入。

为确保环境整治成果能长久保持,在兰庆容的推动下,村里还建立了院落制、清单制和积分制三大工作机制。

富农兴业的“健康水”

2023年春天,某企业负责人吴女士来到陡石村,原本计划考察农业用地,却意外发现村中废弃的小学可以利用。

兰庆容听闻后,主动与吴女士联系,在闲聊中得知其丈夫杨涛也是一名人大代表。

“我发现她对村里的资源很感兴趣,于是邀请她留下来吃工作餐。”兰庆容回忆道:“我跟她提到,村里有一口深水井,井水甘甜,但一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这番话引起了吴女士的兴趣,她决定亲眼看一看。

见到深水井里的水清澈见底,吴女士忍不住感叹,兰庆容适时提议进行水质检测。

“我知道这是个机会,但她担心白花检测费,我就一直鼓励她先测一测再说。”兰庆容说。

几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水中富含硒等矿物质,是优质健康水源。吴女士当即决定在陡石村投资建厂。

得知这一消息后,兰庆容向圣泉街道办事处汇报了这一招商机会。相关领导听后很支持,认为这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带动村里经济发展的大事。经过沟通协调,废弃小学拟改建为山泉水厂。

去年7月初,水厂建设正式启动,投资金额超过2000万元,引入先进设备,专注生产富硒健康水。

水厂建成后,为村里带来了“水产业”,还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更让人欣喜的是,水厂产品销往全国,很快成为健康水市场的一颗新星。

“如果没有兰书记的细致协调,我可能不会选择来这里投资。”吴女士感慨地说。

如今,61岁的兰庆容依然住在陡石村,继续努力在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人大代表的身影。 (记者 张士横 通讯员 刁胤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