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回乡

元旦将至,小村里开始有了年味。

以往元旦我几乎没有回过家乡,许多年都靠一通电话问候家乡人。父亲很少给我打电话,在与母亲通话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也甚少问候父亲。

而今年离元旦不到一周时间,我接到了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强烈要求我带着孩子回乡一趟。

我反复回想父亲的话,觉得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情愫,于是连夜收拾行李,买了一张回老家的火车票。

冬至以后,天就冻得厉害,我叫醒被窝里的孩子,洗漱完毕后就出了门。路灯裹满了水汽,我们坐上火车后才感到一丝温暖。

车上人不少,一些人盯着车窗外,一些人在座椅上眯着眼。

穿过那条长长的隧道后,便是酉阳自治县甘溪镇了。火车逐渐放慢了速度,我叫醒了还在熟睡中的孩子:“安安,起床了,外公在火车站门口来接我们!”

父亲戴着一顶牛皮毛绒帽子,穿一件笨拙的厚棉衣,双手不停搓着。见到我跟孩子后,父亲朝着我招手,咧开嘴一个劲儿地笑,将孩子和包裹一把接了过去。

我的牙齿不由自主地打起颤来,父亲朝我看了一眼,说:“老家是要冷些呢!”接着很快从车里拿出一件大红花棉衣,让我穿上。

刚进村,就听到狗吠声此起彼伏。毕竟是腊月了,回乡的人逐渐多起来。

爷爷早就站在门口的田埂上等我们,炊烟从黛瓦上不停地升腾着,一股暖流瞬间将我们包裹起来。

火塘里的火是一种特有的黄,黄里又透着一股红,整个村庄都被这种喜庆的颜色包围着。

灶屋里传来刚出炉的豆腐的味道,奶奶正用秤称着石膏。

等我回到火塘上时,父亲已经用撮箕捡了一大堆红薯,他拿起这些红薯仔细端详,而后才把选好的扔进火塘里烤。

我穿上奶奶的筒靴,拿起撮箕朝着小河奔去。这条河不大,却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欢乐时光。

父亲并没有像小时候那么骂我,而是提着桶跟在我的后边。

小河里的水很冷,但我不怕,挽起袖子就下了河,仔细在水塘里找寻鱼儿和螃蟹的踪影。

在冬季,鱼虾都特别懒,时常能用手捉到。父亲见我的双手被冻得通红,就从岸上下来:“你回去烤烤火吧,我来捉。”

我从火塘里拿出了一个滚烫的红薯。孩子从来没有吃过在火塘里烤过的红薯,像只馋猫一样盯着我,还没有等我剥完,便抢了过去……

孩子的哭声唤回了正在小河里抓虾的父亲。父亲将孩子一把抱过去搂在了怀里,说:“你怎么还跟娃儿抢红薯吃!”

我百口莫辩,只得一个劲地哄。

可能在很多年前,我爷爷也曾这么把我搂在怀里……

天逐渐黑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把我们团团围住,我跟父亲喝了点儿小酒。父亲并不说话,一个劲儿朝我碗里夹菜,直到把碗堆成小山丘。

透过热气腾腾的饭菜,我从父亲的脸上看到惊喜和诧异,还有眼角的一丝愧疚,而爷爷奶奶的脸上挂满了喜庆……(作者 杨小霜 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