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辉映白帝城
轮船溯江而上。入三峡,进瞿塘,岸边绝壁峭立,江面收窄,江流湍急。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不时映入眼帘。突然间,夔门在前方洞开,万道霞光破空而来,峡江倏忽明亮。我清楚看见了绝壁上的石刻。霎时,雄浑、古朴、庄严的气象扑面而来。
40年前,我与满船的新兵战友进入奉节县境。手扶船舱外廊道栏杆,仰望高耸入云的峭壁,远望彩霞辉映的白帝城,我的胸中涌动万丈豪情。
你好,奉节!你好,白帝城!
那一首源自白帝城的千古诗篇《早发白帝城》冲口而出。
我自荆州来,与李白歌之、咏之的白帝城相遇。我们在船上,匆匆眺望白帝山、奉节港。
奉节历史悠久。唐贞观年间,因旌表诸葛亮“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得名奉节。千百年来,因其独特区位优势,为历代路、府、州、郡治所。眼前的白帝城,系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所筑。
后来我回荆州探亲,往返均取道川江。船泊奉节,我总会登岸去码头上转悠。走一走光可鉴人的老街石板路,尝一尝小摊上的酸辣凉粉、鲊海椒,品一品餐馆里的吊锅鱼、盬子鸡,听一听巷陌深处的商贩吆喝,拥抱古城的人间烟火……
新世纪初,我转业到重庆,因工作、休假,到奉节的机会接踵而至。
2001年冬天,我与同事老马到奉节出差。我们于夜色中走向县城江边的依斗门,凭吊英烈彭咏梧;我们亮着手电寻访永安宫故址,参观“汉昭烈甘皇后墓”等石碑。
出差结束后,我们又攀登近千级石梯,到访白帝庙。在古刹外,欣赏“三峡第一碑林”书画石碑上书法遒劲的古体诗、竹枝词,感受诗情画意。
几个月后,奉节老城拆除爆破的轰响,在峡江回荡。几年后,三峡蓄水至175米高程,库区变平湖。瞿塘峡烟波浩渺,夔门依旧天下雄。水进人退之际,白帝城成为一座江中小岛,经由长长的风雨廊桥,连接陆岸。
奉节新城沿江布局,向西整体搬迁。经过数年建设,已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高铁、高速公路纵横县境。奉节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该移的移、该搬的搬。迁建的依斗门、开济门、永安宫,原址保护的耀奎塔,重放异彩;现代化的夔州博物馆,一件件馆藏文物让奉节千年文脉留存;5A级景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依然漫山红叶、游人如织。
2022年秋,我又一次到奉节公干,知悉县里在大力招商引资,仅眼镜企业一项就实现年产值20亿元。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快速发展。滨江郦城、夔门印象等商圈,让区域性消费中心逐步形成。
那些日子,我们走访了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观摩了光学科技公司眼镜镜片全自动生产线,品尝了食品开发公司的泡菜,为奉节的高科技新业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叫好。我们又赶往村庄,驻足果挂枝头的柑橘园。脐橙已成为奉节县支柱产业之一,果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老马知道我又到奉节,发来微信提醒:奉节虽为农业大县,但别忘了去感受它的山水文化、诗词文化。
是啊,李白早发白帝,妇孺皆知;杜甫客居夔州,写下多首诗作;刘禹锡在此创作竹枝词,那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谁人不知……
彩霞辉映白帝城。彩云之下的峡江风光,美不胜收。(作者 罗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