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全天候”履职 群众烦心事变暖心事

“现在我们都搬进了‘新房’,既安全又舒适,这要感谢人大代表们的倾心帮助。”日前,忠县双桂镇石宝村因地质滑坡住宅成了危房的8户村民,顺利搬进了新房,大家感觉幸福而满足。

去年7月,一场洪灾到来。县人大代表、双桂镇石宝村党支部书记杜晓芹连夜组织当地村民避灾,将灾害地点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经过排查,8户村民的房屋因地质滑坡成了危房。在暴雨之后,双桂镇人大还组织人大代表,助力村民房屋的选址和搬迁工作,确保每一户灾民都住得安全住得放心。

其实这些只是双桂镇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一个缩影。在镇人大的指导下,人大代表们将自己的履职触角延伸到了全镇的每一个角落。

场镇“颜值”逐步提升

在双桂场镇,一条穿场而过的石堰河将整个场镇装点得温婉而灵动。然而在一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因排污设施老旧落后,两岸群众的生活污水未能全部纳入污水管网,导致石堰河水受到污染,沿河居民意见较大。”双桂镇人大主席任佳伶介绍,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双桂镇成立了工作专班,对石堰河进行辩症施治。镇里向上争取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主河道。

经过几个月的河道“变脸手术”,石堰河水变得清澈见底,呈现出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动景象。

此外,在平日的走访中,县人大代表、双桂镇桂溪社区党支部书记袁旭东发现,双桂场镇存在乱扔垃圾、车辆乱停乱放、违规摆摊设点的现象。袁旭东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了双桂镇人大。通过及时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对乱停乱放和违规摆摊设点进行了专项治理。

目前,环卫人员每日对场镇进行两次垃圾清扫,整个场镇干净整洁、井井有条,乱扔垃圾和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缓解。

村民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静源农业在石宝村流转土地1200多亩,主要发展水果产业——蜂糖李。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给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企业负责人王宇多次反映,想要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助力产业发展。

人大代表在收到该负责人的反映后,一方面积极做好解释沟通工作,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帮助企业找出路。

现在,公路硬化到了居民家门口,还修通了产业便道。“非常感动,路修通了,销售更有保障,这也让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王宇介绍,如今,静源农业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带来土地流转费用13万元,务工收入60多万元。

“路灯不亮,晚上走路危险得很。”在走访中,还有不少居民反映,双桂场镇部分路段的路灯因为损坏而成了摆设,一到晚上就是漆黑一片。得知情况后,袁旭东及时反映情况,多方协调。场镇亮化工程启动,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维修路灯50盏。

短短几个月时间,双桂场镇旧貌焕新颜,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在日常的履职中,代表们持续关注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把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变成政府及相关部门聚力解决的民生实事。”任佳伶说。 (通讯员 李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