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一池春水” 壮大集体经济

万州区长岭镇人大代表 李德全

安溪村位于万州区长岭镇东部,距万州城区10公里,全村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曾是全市1918个贫困村之一,常住人口不足500人,人口外流严重,青壮劳力缺失,耕地常年闲置,田地杂草丛生,是典型的无产业支撑、无集体收入、无人气活力“三无村”。

想到安溪村的情况,我常常愁眉不展。

村里最大的资源就是眼前跌宕起伏的山地和面积80亩水域的安溪水库,其中水库已被用来发展网箱养鱼,安溪村也因此被称为“渔村”。但是,网箱养鱼的负面影响很快凸显:原本清幽如画的安溪水库开始变浑变臭。

听见群众埋怨,我痛下决心,决定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路。

有山地,我们就发展生态农业;有水库,我们就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两条腿走路壮大集体经济。

第一步,因地制宜发展山地高效农业。

安溪村引进重庆市龙头企业瀚辉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翠玉梨产业。通过股权化改革,农业公司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固定分红9000元。以此为契机,安溪村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战略,随即成立了合作社,动员100余户村民加入,扩大种植翠玉梨1500亩,翠玉梨产业得以发展壮大,如今一年可为村集体创收40多万元。

第二步,利用近郊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我积极寻求区委、区政府支持帮助,安溪村成功引进重庆市林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标AAA景区建设标准,打造以安澜谷为龙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2020年,该公司以安澜谷为“孵化器”,孵化创办重庆市万州区岸蓝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拓展开发酒店、餐饮、民宿、文化等业务,景区形成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趁热打铁,安溪村以“安澜谷”为引擎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目前,安溪村已构建形成安澜谷景区、安溪水世界、山地滑翔伞等“水陆空”立体旅游新格局,安澜谷景区每年经营收入达50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安澜谷景区,安溪村还利用村集体自有资金25万元投资安澜谷核心区,建成4000平方米停车场和20个景区“就业车间”,由村集体自主租赁经营,年收益14.5万元。

山地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双轮驱动,激活了安溪村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让昔日的“空壳村”蝶变成了如今宜居、宜游、宜业的“安逸村”。 (通讯员 周姝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