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引领交通建设“加速跑”

建议: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翁仁潘提出《关于加快数字交通建设的建议》,建议针对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打造一套从立项、规划到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交通管理平台,保证交通建设项目科学、规范实施。

成效:市交通运输委协同市发改委、市规自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了该建议。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我市加快打造一批“9+2”中心城区“大综合一体化”高频多跨综合场景。目前“中心城区出租汽车管理”场景设置的火车站出租大客流疏运智能预案,已在重庆火车西站与北站实战运行。

 

目前,“中心城区出租汽车管理”场景在中心城区率先贯通,通过对出租汽车候客点进行BIM建模,动态感知高铁站候车人数和场内排队出租汽车数量,实现火车站与属地市区两级交通、公安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和智能化调度。截至2025年1月2日,共计触发14次,共调度出租汽车3801台次,疏运旅客约5820人次。

这一数字交通管理平台背后,有市人大代表的贡献。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江津佳华医院院长翁仁潘提出《关于加快数字交通建设的建议》。

该建议得到市交通运输委的高度重视。“重庆交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融入数字化变革大局,紧扣数字重庆‘1361’整体布局,编制印发《重庆数字交通建设方案》,构建重庆数字交通‘1+3+N+X’总体构架(打造1个交通大脑;推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行业智治等3个重点领域数字化建设;谋划一批重点应用;推出一批基层和社会实践)。”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交通运输委科技处副处长梁郝跃介绍,按照“2025年形成基本能力”工作目标,市交委聚焦3大重点领域,迭代升级构建数字交通“13681”基本能力体系构架,形成《全面推进数字交通基本能力建设行动方案》,以1个数字交通“平台+大脑”为支撑,围绕“3”大核心业务,重点实现互联互通的设施供给能力、保障有力的设施运行能力、智慧便捷的客运服务能力、集约高效的货运服务能力、协同联动的安全保障能力、精准高效的综合治理能力6项基本能力,加快推进数字交通“渝运安”“渝你同行”“交通运输打非治违”“高速畅行”“数字港航”“轨道智管”“渝路智管”“数智货运”8个重点应用,形成1套数字交通建设保障体系。

“以前,电子运单只记录生产经营全过程,但现在通过‘渝运安’二维码,实行一车一码,?将从源头开启追踪,通过GPS和车载摄像头对危险货物及运输司机开启监管。”梁郝跃表示,“渝运安”应用于2024年4月上线以来,已消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隐患6万多起,打造了全国领先的危货运输数字管理平台。

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委将对标数字重庆建设“三年形成基本能力”的目标,全面推进各项任务,为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形成服务和治理基本能力夯实基础。 (记者 周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