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万余养老站点 托起晚年幸福生活
建议: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钟娟提交了《关于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她建议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强部门联动、上下贯通、落实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适当提高服务人员门槛,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发动社会组织,创新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推进“互联网+养老”,为养老提供精准服务。
成效:市民政局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共同研究办理了该建议。目前,全市已建成镇街养老服务中心963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农村养老互助点8000个,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近五年,我市老年人口规模年均增加近23万人,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作为基层代表,老龄化问题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的。”市人大代表、垫江县周嘉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业师钟娟表示,自己身处基层,在日常的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市推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打破了传统养老机构与居家养老之间的界限,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和人性化的养老环境。但部分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队伍不足,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技能水平不高、持证上岗人数偏少等问题,不能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这一背景下,钟娟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根据钟娟代表建议,我市2024年已经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现特殊困难老人应养尽养、应护尽护,社会老人愿住即住、就近享老。”市民政局社会福利指导中心副主任倪伟表示,市委深改委将探索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机制纳入重大改革项目,建立供需适配、成本分担、多元参与、规范监管四项机制,因地制宜建设老年食堂1695个,年服务老年人180余万人次,85%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据悉,我市已培育引进百龄帮、宏善、泰康等大型养老服务企业18家,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超过90%。聚焦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刚需照护服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0余张,适老化改造3.9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100%。
同时,开展了100家社区医养中心建设试点,新增医养结合床位2515张,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达67%。探索养老与慈善协同,打造固定助浴点600余个,开通“助浴快车”10列,年惠及老年人10万人次。
倪伟介绍,我市基本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开启试点,目前,4大板块12个应用场景已完成设计开发9个。在两江新区试点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已完成35户老人家庭智能监测设备的安装,关爱服务频次1407人次,其中智能监测设备感知事件287人次。该应用已完成三级治理中心的贯通,实现医保、残联等部门多跨。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在亲情的陪伴下养老。 (记者 周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