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圈”
巴南区人大常委会莲花街道工委发挥代表作用
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圈”
冬日的巴南细雨纷飞、天气阴冷,但位于莲花街道的莲心服务站里却是热气腾腾。近期,在莲心服务站内,前来招聘的企业、求职的群众面对面而坐,针对求职意向、薪酬待遇等进行沟通。
其实,这是莲心服务站“周四就业赶集日”的日常情景,也是人大莲花街道工委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作用的一个生动缩影。
“入户+调研+议事”
摸清实情“把准脉”
群众关切所系,人大工作所向。2024年以来,人大莲花街道工委将街道议事代表编入网格,主动融入街道开展的“心莲心”大走访行动中,以入户走访、常态宣传的方式强化与群众的联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问题。
“当时就是想就近找一份工作,没想到真的实现了。”在一次入户走访中,秦家院社区居民陈兴华跟代表们反映,他原本在外地从事运输业,因为需要照顾家庭的原因选择了辞职,目前正在为找新工作而发愁。
无独有偶,代表们在接下来的入户走访中,陆续了解到许多居民群众想就近找工作的需求。
莲花街道议事代表、秦家院社区党委书记雷莎将此情况反映给了区人大代表,并进一步反馈到了人大莲花街道工委。
人大莲花街道工委立即组织区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开展辖区就业工作专题调研,并听取了街道社保所关于辖区就业工作情况的汇报,同时,多维度收集辖区部分企业关于用工的相关需求,进行具体对接谋划。
在莲花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雷莎介绍,秦家院社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通过前期的入户摸排以及居民和部分企业的反映,她发现,辖区存在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的“双难”现象。
与会代表们就这一议题踊跃发言,分别从企业、社区(村)等多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帮助宝妈等群体就近就业,需要摸清辖区企业招工需求,搭建相关平台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可以在辖区搭建一个就业服务站,为大家提供对接平台。”现场,有代表指出了自己的构想。
收集到大家的意见建议后,经过多方筹备努力,莲心就业服务站于2024年9月正式挂牌启用,选址定在秦家院社区附近。
“牵线+送岗+培训”
助力就业“开良方”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建站以来,区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群策群力,助力辖区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从增强居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入手。”区人大代表、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刁维娜介绍。为此,她积极对接团区委、区人力社保局,为辖区求职者们引进保育员、初级电工、网络营销师、职场礼仪与人际关系等多种技能培训课程。
“面试时如何穿搭?答题紧张怎么办?得高分需要怎样的技巧?”在莲心服务站,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范桢正在与30余名学员进行深入交流,并就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这是莲心服务站针对辖区大学毕业生、未就业青年所开设的专业培训课程,像这样有针对性的培训还有很多。
“非常感谢莲心服务站开设的面试技巧培训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扎实,特别是模拟面试帮助我增强了信心、克服了紧张情绪。”辖区大学毕业生李择赢表示。
不仅如此,区人大代表、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亚军在了解到莲心服务站相关情况后,结合企业实际和群众需求,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了90个工作岗位,帮助居民在家门口找到心仪的岗位。
截至目前,莲心服务站已收集用工单位204家、岗位1406个,求职人员登记建档296人,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专场招聘15场、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104人。 (通讯员 邹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