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行使决定权 确保决策体现民意

渝北区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

渝北区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民生福祉保障等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人大力量。

走进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大屏上显示着在高竹新区统一的79项税费政策执行口径内容。该中心目前已累计向新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线上线下办税服务超30万笔,资料报送减少95%,办税时间缩短约60%。

川渝高竹新区2020年12月获批设立,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的新区。近年来,新区围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不断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探新路。

2024年7月29日和31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合作迎来里程碑时刻: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先后在四川、重庆两省市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获表决通过。

两省市在决定中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项目核准和备案等一些核心管理权直接给予明确,同时要求省、市、县各级向新区赋权其他管理权,着力解决政策差异问题。

协同发展,特别是跨行政区域协同发展是道难题。川渝人大常委会聚焦发展所需开展协同立法,以决定的形式给新区赋予行政主体资格,为新区高效运行提供法治保障,率先打造了一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长大大压缩,首张发票存根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为突出“同城共享”,川渝高竹新区成功打通政务服务、税费征管、公检法司、医保社保、水电气讯等领域办事服务通道,基本实现“办事不出新区”。

随着各区县(自治县)人代会圆满召开,各地新一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也新鲜出炉。相比以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有了变化,事前更充分搜集民意、事中采取差额票决、事后跟踪问效力度更强。制度的进一步规范,源自于去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区县乡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决定》。

我市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起步较早,市人大常委会先后于2020年、2023年印发指导意见,推动代表票决制度在全市实施。为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扩大群众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决定,对票决制工作原则和项目征集、论证初定、审议票决、办理实施、监督评议等工作环节进行全面细致规范。

如决定健全民意征集机制,明确区县、乡镇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公告,广泛征集意见;针对当前全市各地开展票决制票决方式不一问题,该决定明确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由大会主席团将民生实事正式候选项目提请大会全体会议差额票决,差额比例不低于应选项目数量的五分之一。

该决定还对项目实施的监督作了规定,明确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通过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等方式,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的关键环节,以决定的形式予以规范,为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还作出《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同意重庆市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决定》《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同意重庆市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决定》《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同意重庆市与阿尔及利亚安纳巴省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决定》等,为扩大重庆国际“朋友圈”、缔结友好关系提供保障。

2024年5月22日至23日,2024重庆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大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球31个国家48个友好城市的嘉宾相聚山城,大家共叙友谊、共谋合作。

这是重庆首次举办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大会。大会期间,重庆广交友、促对接、推合作。大会不仅巩固拓展了重庆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关系,也为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世界各地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和重要机遇。

国际友城网络越织越密,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合作项目,更让重庆与国际友好城市增进了解、增强信任、加深友情,为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育了丰厚沃土。